3月15日下午,上海华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专家组一行来到牛塘中心小学,参与并指导该校举行的”新基础教育”专题教学研究活动。区教育局张世善副局长、基教科孙雨青副科长也莅临指导,星韵实验学校和东青实验学校的部分实验骨干教师共同参加了教研活动。
活动首先由牛塘中心小学的八位实验老师分别执教语文、数学、英语和班队共四门学科八堂研究课,参加活动的专家、领导和老师们按学科分成四组进行了听课。
随后,按学科组开展了为时一个半小时的研讨活动。研讨活动中,上课教师讲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反思了课堂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自己在初涉“新基础教育”时的迷惘和困惑,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真心的请教。听课老师则从学生思维强度、师生互动、课堂的开放度、学生的参与面等方面进行了点评,没有刻意的恭维,只有真心的交流。接着,“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组的吴亚萍、吴玉如等四位专家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具体指导,对所听的课提出了详细的重建建议。他们认为牛小的老师们有着良好的学科素养,有践行“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意识,课堂设计也比较精心,但课堂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他们提出:老师不能替代学生提问,替代学生答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读问题的能力;课堂上要让每个孩子参与言语实践,要有一定的思维强度;要在课前将教学的目标和学生学习的困难分析清楚、到位,将自己的重心下移,真正做到从儿童立场来构建我们的课堂;班会课的主题要贴近学生,活动不能只是从表象、浅层的方面来开展,要进入学生的内在,要升华……一句句听似犀利的话语,却透出朴实与恳切,如春雨般滋润着每位实验老师的心田。
张世善副局长在倾听实验老师的思想状况后,提出教师要有三个境界:“教知识、教方法、教思想”,希望老师们都要成为能“教思想”的好老师。老师们要实现两个转变:变一般备课为实施策略性的教学设计,不管是教哪个年级的老师,对一至六年级的教材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学会“将自己当孩子”,始终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变简单的听课为实施反思性教学。只有这样,老师才会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有更多的收获。
本次“新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深深触动了老师们的心灵,大家意识到课堂改革的号角已然吹响。只有不断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开拓,课堂教学才会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