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一日乘风起 扶摇直上数万里
——写给牛塘小学四年级组的第一次“学研日”活动
学校第一次学研日,吕校长作了“落实常规,提高常态课质量”的精彩报告,提出“学研日” 要做到“一坚持,二公开,三确定,四统一,五到位,六完备”,牛塘中心小学的老师们有信心做实“学研日”,让课堂走向精彩。
本周三,全校各年级组各学科按计划开展“学研日”活动。四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准时来到活动室,活动一开始,年轻教师就提出要上一堂课堂教学研究课,并提出在“如何能做到驾轻就熟地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的困惑。记得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的研究中提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由于参加教育活动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教育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教育过程的推进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作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发展的过程。老师们清晰地意识到,构建开放的课堂需要教师开发、把握、利用生成的新资源,也需要教师有教育教学全局观,才能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
语文教研组长把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材做了简要分析,她说:四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主要是“启下”的任务,即帮助学生顺利进入高年级的学习。为此,我们四年级的阅读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三个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自学能力。在第二单元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设计:1、理解能力的提高,第6课《最佳路径》中,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这个问题把握住了文本的重点,学生在探讨中接触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懂得了“尊重他人”,更体悟到困难面前,要学会换角度思考。2、概括能力的提高,可以在预习时安排学生简要写出课文的重点自然段的意思。这样帮助学生理解了要点,理清了文脉,也为高年级“了解事件梗概”做了很好的铺垫。3、自学能力的提高,《人类的“老师”》课后安排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就是为高年级“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提前渗透了。大家豁然开朗:语文的教学就是一个系统,我们年级段的教学是重要一环。我们教学要明确目标,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分解在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中也是如此。
对年轻教师的困惑,黄曙英教导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给予了生动解答——《找准追问的点》。面对一篇预设的教案,我们因为缺乏经验,在生成资源面前往往会束手无策而白白浪费。我会在学生的错误处追问,让学生在作答中改正;在有疑问的地方追问,解决学生的疑惑;在学法上追问,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习惯培养上追问,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养成。一个个生动的实例,深入浅出地点明了课堂新资源的生成点,找到了这些点,就可以有效利用,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教学经验丰富的黄老师,说起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真是笑在嘴角、喜在心头。黄老师说,孩子的精神生活很是天真,他们的阅读理解有自己的个性,我们要尊重他们,在使用生成的资源过程中,要带有肯定和鼓励,如此可以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教学设计的实施要给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建构的空间,学生的学习才会愉悦。
金文娟主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就有研究的习惯,她的观点《创设动态生成的小学语文课堂》,全面阐述了课堂的生成。1、激活期待视野,奠定生成的基础;2、设置教学板块,预留弹性的空间;3、细读文本内涵,激发思维的碰撞;4、创设和谐氛围,联通对话的通道;5、捕捉生动细节,促成课堂的生成;6、关注课堂理答,应对动态的生成。字字玑珠,直叫同级组的老师们豁然。
在大家的热烈研讨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大家的教育思想在更新,教育方法在传承,新教育理念在落实。最后,我们都感叹今天的“学研日”,对“生成的研究”有了新认识,对自己日常教学大有裨益。
“大鹏一日乘风起”。我们期待每周三的“学研日”,更期待“学研日”让课堂教学呈现的精彩!这份精彩一定能带给牛塘小学语文教学新活力,这份活力一定能帮助语文教师“扶摇直上数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