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情况看,现在学生中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家庭中往往处于“中心”地位,审视他们的素质状况,我们无法乐观。不少学生爱国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爱心淡漠,自私霸道,缺少起码的文明礼貌,很少考虑他人和集体,容易和同学发生矛盾,学习上也不能与他人很好合作。这些学生无疑这对学生个人将来的发展和我们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学生的现状也需要我们强化做人教育。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如何进行学生的做人教育呢?读了叶澜教育思想后深有感触,现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育学生做个爱国有理想的人
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是每位老师、每所学校、每个学科共同的教育任务。我国历来有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历史上留下的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典范,这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而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更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教师还有责任让学生知道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帮助他们真正做到立足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的青少年一代惟有拥有爱国主义教育催发出来的民族精神,才能拥有挺立脊粱的民族豪气,肩负起民族未来的重任,以及为祖国效力的恒远力量。
二、教育学生用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人
如今的学生从小就处在一种被关照的优越条件下生活,只知道索取,不懂得感恩,在集体中也是这样,同学之间缺少关心和帮助。我们要经常引用感恩的事例,时时发现社会上、学校里、家庭里感恩的故事,一有机会就讲给学生听,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懂得感恩。如在班里组织的《学会感恩》班会上,我让同学们谈谈父母平时是怎样关心照顾自己的,老师同学又是怎样教育和帮助自己的,接着我又讲了《老牛的故事》、《给,永远比拿快乐!》的故事,同时应用名言“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启发学生奉献一分爱心,就是为自己积累一分财富。让他们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身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默默的奉献。懂得感恩是做人的基本原则,珍惜幸福的生活,这样才会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
三、教育学生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古代有句名言:“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意思是说,用责备别人的心态去责备自己,那么你就会很少犯错误。用宽恕自己的心态去宽恕别人,那么天下的人你都可以交朋友。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人相处,总要与外界联系,发生误会、发生矛盾总是难免的。海纳百川,靠的是宽容的心。做人做事,心胸不可太狭隘,要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尊重。
所以我不允许给同学取侮辱性的外号,不允许在背后随便议论别人,人间的是非善恶喜乐,要放宽肚皮,坦然接受,路才会越走越宽。宽容不是懦弱,宽容也不是纵容,而是一种忍辱负重的大智大勇,考虑的是别人的自尊和承受度。无论生活受到怎样的伤害,不必忿忿不平、耿耿于怀、怀恨在心,要学会忘记,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宽容别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智慧。
四、教育学生做一个勇于面对挫折的人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哲言,都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数是历经磨难才取得成功的。耐挫折力是人生的一种基本心理品质,是人生走向成熟、成就事业的催化剂,是磨砺意志和毅力的砂轮。
而现在的中小学生可以说是“蜜罐”里养大的一代,少了磨难,多了脆弱、娇气,然而,挫折注定与人的成长相伴随。近年来媒体经常报道中小学生因为承受能力差,有的因经不起老师、家长的批评责怪、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同学欺负等小小的挫折,就丧气失望,打退堂鼓,不敢面对现实,更有甚者,逃学、自杀,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不容置疑的是现在教育中挫折教育的严重缺失。因此,挫折教育应该成为青少年学生的人生必修课。通过开展一些社会实践、生活磨炼、体能训练等活动,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向厄运挑战,以微笑和勇气面对挫折。超越一次挫折,你便获得了一份自强不息的精神元素,人格也由此升华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人,只是简单的一撇一捺,但是要让这个“人”站得顶天立地很难很难。做人难,育人更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学生消得人憔悴。”我想只要我们用心工作,定能“塑造学生美好品德,开启学生智慧人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