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阅读,乐于写作
——班级读书活动小结
本学期,为了争创书香班级,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各种有意义的读书活动,我们的口号是“与好书为友,爱上阅读,乐于写作”。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营造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的精神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生活环境的影响,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阅读教育需要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生活环境。因此,要让学生爱上阅读,就得让教室散发出浓浓的书香味,营造出一个读书的场。开学初,我在教室布置时,设计了以下的特色内容:在图书角,我设计了“采撷园”,专门粘贴书中的名言警句;在教室两边的墙壁上,一边帖着“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读书高”的对联,另一边则是用英文注释的特色标语。同一时期,我还出了一期全新的有关读书的黑板报。同时,创建好班级读书角,我一方面将自己的一些中外名著放到书柜,一方面还向学生推荐好书,建议每位学生至少买一本,并鼓励他们也把它放到书柜,与人分享。利用夕会课,我向学生介绍班级布置的意义,希望他们能在书海中遨游。
二、保证时间,师生共同翱翔书海
如果老师都不能安静地在书桌前读书,又如何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读书、做读书笔记呢?假如老师能与学生一起读书,那么学生定能“不令则行”。所以,为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我决定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坚持每天读书,坚持和同学们一起读书。我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展示给学生看,并将自己所背诵的优秀诗文跟学生分享。当我跟学生分享了我喜欢的“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后,孩子们也开始喜欢上积累背诵古诗词了。
三、实践中总结方法,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简单的读书方法是搞好读书活动的关键。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我不断总结方法,同时将方法向学生介绍。我从网上搜集了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介绍给学生听,再引导学生品读鲁迅的读书名言,从而让学生懂得了读书要有选择,要广泛,要善于挤时间,更要善于思索、质疑等道理。在此基础上,我又结合用一篇文章,具体指导学生该如何展开阅读。方法如下:
1、告诉学生读书要在心中有个自读提纲:比如①看见了题目你想到些什么?②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③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心到。
2、然后重点强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①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②做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一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
四、重视交流,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正处于逐步形成发展之中,他们往往缺乏坚持阅读的耐心。开展课外阅读方面的活动,最大的功效就在于激发学生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持之以恒。
1、课前3分钟展示法。我每节语文课的前3分钟均用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方式有背诵古诗。朗读精彩片断,讲小故事,谈读后感等等。
2、编课外阅读小报。我要求每位学生每周刊出一期手抄报。定期展出。在学生相互阅读的基础上再展开评比。评出“最佳设计奖”、“最佳抄写奖”、“最佳小作家”等,让学生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3、评选优秀读书笔记。评选优秀读书笔记也是促进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老师规定每天必须坚持读课外书半小时以上,每周写两篇读书笔记,摘抄优美词句或片段,还可写感想,每周一检查,既查数量,又看质量。每两个月评选一次优秀读书笔记,对优秀者给予奖励。
4、重视每天15分钟的“午间休闲读”。利用这一时间,师生一起读书,并且每周抽一个午间休闲读时间,让学生交流习作,唤起了学生的习作热情。
5、制作书签。学生对这项活动兴趣浓厚,充分发挥出聪明才智,制作出了许许多多造型新颖,创意独特的各式书签。这次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们读书的热情,也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展现了他们的个性风采和精神面貌,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浓厚的读书氛围。
有付出必有收获。本学期,学生读书并没有多少可供量化的成果,但从很多学生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了也可见端倪。雨果说:“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确实好书就如同是好的生活教科书,它能够教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学生能在我的引导下,变得热爱读书了,变得喜欢思考了,学会怎样做人了,就是他们读书后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