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研修>>学习心得>>文章内容
 
让提问更加有效
发布日期:2013年02月21日     点击次数:      作者:王丽娜     来源:

 

通读叶澜教授思想录,深受启发,深有感触,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叶澜教授认为:不要以为凡提问必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的目的。记得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国内学者对北京和青岛两地教师的课堂提问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教师的提问以低层次问题为主(75.14%),高认知层次问题仅占课堂提问的24.86%。其实,高层次认知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还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在平时的上课和听课中,经常看到教师把问题编得十分细碎,使学生轻而易举就获得标准答案,学生在老师一连串细问题中循序渐进地走向目标,这体现了教师控制具体过程,希望学生按规定路线行进的强烈愿望,如果能把问题设计得使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通过或发现、或选择、或重组的多种过程形成答案,这体现了教师重视学生努力进行获取、形成、发现知识的过程,相信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怎样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呢?
1“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们的思维常常是由疑问启动的,“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用置疑提问来强化教学目标、启迪思维,能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凝聚全班同学的注意力。
2数学是一个完整的、严密的、有序的知识体系。前一层次的知识往往是后一层次的基础,后一层次的知识是前一层次的延伸和发展。为了顺利实现前后层次知识的正向迁移,教师可在前后知识的连接处设计“铺垫提问”。
3、影响学生掌握概念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概念的可辨性,即新概念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概念的分化程度。如果学生对此没有精确分化,便不能牢固地掌握新概念。为了使新旧概念精确分化,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辨析对比,教学中可采用“对比提问”。
4、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会,把握好的时间,的方式,通过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把学生训练成一个勤于思考的人。巧妙的提问不仅能在学生的意料之外,在学生不经意之时,而且能起到一破的,一惊醒梦中人的艺术效果。
课堂上通过提问,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学习能力主要是靠练出来的,在练的实践和探索中才能使知识向能力转化,才能把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为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尝试着说,来发现他们在理解问题中存在的缺陷,纠正错误,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想的时间,因为各人的思维结构不同,思维速度不同,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使各人的思维能得到训练,思维的潜能得到发挥;给学生练的机会,通过练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给学生问的机会,将学习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使其带着问题走向书本。思考是大脑的智力体操,勤思考、爱动脑的人才会学习,才会主动求知,勤于思考能缩短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时间和距离。
因此教师平时要认真备课、巧设问题,学生思考、讨论、答后评价。教师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认真探究课堂提问的内容、形式、方法,全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构建基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