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循环日记活动的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实《阅读共同体》大课题的内容,为其提供具体的案例。
2、通过本课题研究,建立循环日记的常规教学模式,探索循环日记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和具体策略。
3、通过研究和指导,让学生掌握有效的交往策略,能不断提升交往能力,发展集体意识和道德品质,形成和谐有效的人际关系。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每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探究、反思,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研究内容:
对我们每个人而言,日记是生活的缩影、心灵的港湾、道德的旅程。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将分享日记看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日常习惯,那他们的每一天都会变得不同寻常,生命也会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我们期望让循环日记成为情趣相同的学生一个分享的“场”,让他们保持一种愉悦交流、相互分享、携手共进的关系,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更加幸福。具体做法思考:①组建小队——让志趣相投的学生组成循环日记小队,并确定小队名、推选队长;②创意设计——各小队可以共同协商在日记本上开辟富有小组特色的小块专栏(如可以在每篇日记后面加一个“我分享了”的板块,写一写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设计一个“心灵港湾”专栏,让队员互相交流内心的情感);③写作交流——队长组织队员轮流写日记,同时积极阅读组员日记,分享他人的生活,了解他人的内心,给予他人欣赏与帮助。④有效评价——教师应该主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指导的视角应注重学生之间的交往,对敢于表达真情实感的队员给予鼓励,同时应该做孩子的“知音”,给予孩子温情的心灵关怀。
研究思路:
着眼于小学生的主动发展,从现实问题入手,立足于小学生“循环日记”活动策略研究,综合运用行动研究、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实证与个案研究相结合。
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208—201209)
1、明确课题研究思想,阅读相关理论;
2、完成课题研究设计方案。
(二)研究实施阶段(201210—201306)
1、实施研究计划,按计划指导学生循环日记。
2、探寻有效提高循环日记效率的方法和策略,实施研究方案,并及时反思,撰写案例分析、论文、教育故事、随笔等。
(三)课题总结验收阶段(201307)
1、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2、撰写研究报告。
3、结题。
主要措施:
为了保证课题的扎实推进和有效实施,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要狠抓“时间的落实”、“行动的落实”、“指导的落实”和“检查的落实”对学生循环日记的篇目、质量、思想变动等要经常统计,对循环日记本要经常检查,督促学生形成习惯。要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组织交流,扩大影响。
执笔:王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