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走进牛小>>校务公开>>校务公开>>文章内容
 
常州市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复评自评表(修订稿)
发布日期:2012年11月14日     点击次数:      作者:陈子     来源:

 

附件3:
常州市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
复 评 自 评 表
 
 
 
学校名称:    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学校地址: 武进区牛塘镇湖滨路248号     
 
创建时间:________2001年11月 _________
 
校长姓名: 吕荣法  电    话: 86399128
 
    编: 213163  学校网址:{域名已经过期}
 
填表日期:    2012年9月18日           
 
 
常州市教育局

一、学校基本情况
建校时间
1906
曾用校名
现行办学体制
公办
主管部门
武进区教育局
班级总数
43
学生总人数
2108
年级
班级数
8
8
7
7
6
7
人数
391
392
361
338
311
315
在编教职员工人数
100
代课及其他人员人数
5
校级、中层领导班子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学历
职称
备注
吕荣法
47
校长
本科
中学高级
 
陈子
40
副校长
本科
中学高级
 
张海运
39
副校长
本科
中学高级
 
壮中明
45
副校长
本科
中学高级
 
黄曙英
40
教务主任
本科
中学高级
 
金文娟
46
德育主任
本科
中学高级
 
陆志琴
39
教科室主任
本科
中学高级
 
王成伟
38
总务主任
本科
小学高级
 
贺洁
44
会计
大专
小学高级
 
王丽清
43
教务副主任
本科
中学高级
 
周小苏
35
教务副主任
本科
中学高级
 
叶红
37
教务副主任
本科
中学高级
 
薛超一
48
总务副主任
大专
小学高级
 
顾玉萍
37
德育办副主任
本科
小学高级
 
王宏亚
30
德育办副主任
本科
小学高级
 
二、自评报告
增内涵,促发展,显特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创建于1906年,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1998年学校易地新建, 2010年全面启动西校区改扩建工程,新建了学术报告厅、师生图书馆、行政办公楼、“五小”实践中心以及现代化的食堂、餐厅、体育馆,还改建了体育运动场地、室外篮球场和人造草坪曲棍球场,投资4500多万元。现学校占地面积48036平方米,建筑面积20652平方米,43个教学班,在编教职工100人,学生2108名。学校现有常州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6人,常州市教学能手、教坛新秀6人,武进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6人,五类优秀教师占在编教职工总数的28%。
一、 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校园布局合理美观。学校配齐配足专用教室和办公用房,其他辅助用房数量充足。食堂、宿舍、厕所等生活设施配套齐全、安全卫生。学校设立卫生保健室,有专人负责。现生均占地面积22.8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5.2平方米。配备30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风雨活动室11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和活动场地分别为9.8平方米和8.2平方米,高于国家建设标准。
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标准》的学习,倡导启发式教学和自主学习方式;通过努力,已分阶段实现了班班通,鼓励教师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质量;并通过校园网络共享教学资源。严格落实“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政策,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充分发挥教师特长,提供各类校本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周五有约”课程特色鲜明。
积极优化教师结构,坚持依法依情治校。2011年9月,原所辖村小(丫河小学)撤并入牛塘中心小学。因近年来牛塘镇经济发展迅速,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为吸纳更多的流动儿童,学校逐年增加班级数,班额也增加到了50左右,其中流动儿童占全校学生的69%。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逐年调配新教师,配齐配足专任教师,明确岗位职责,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二、 更新办学理念,细化管理制度
学校坚持“创造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大爱、大气、大雅”为校训,以建设“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同行尊重,社会认可”的高质量、有特色的学校为办学目标,注重发展师生内涵,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提高,努力做到“让学生有难以磨灭的经历,让教师有成功发展的体验,让学校有独特品位的文化”。
学校积极实施主动发展战略,在完成好2008-2011三年主动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好学校2011-2014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教师制定好个人主动发展规划,并分年度实施,根据达成情况及时调整个人规划。
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更新设施设备,现拥有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网络系统等现代化教育设备,每个教室均配有电脑、液晶投影机、视频展示台,实现了“班班通”。 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用好用足现有设施设备,建有常州市一级校园网,普遍实现无纸化办公。
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全面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编印《牛小员工手册》、《牛小校本制度汇编》,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锤炼师生素养,促进内涵发展
1.     教师培养“新招”迭出。
造大楼容易,造大师难。学校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注重教师内涵发展,多方位提供发展平台,锤炼师德,提高师能。
师德建设常抓不懈。从领导干部开始,牢记十“要”十“不”行动准则;教师以“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超越自我”为工作要求,把企业家请进学校,开主题访谈会;开好道德讲堂,讲述身边的爱生故事,树立身边的育人典型;评选“168”爱生行动优秀教师,海选“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感和责任感。
专业素养不断锤炼。多年来,学校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实行减负增效,不断提高教师素养。我们调研教师常态课,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真问题”,用骨干教师展示,教研组集体备课,名师课堂观摩,组内同课异构,师徒一组两课,青年教师赛课,微型课题研究等方式,提升常态课质量,提升教师素质;学校自创“1、3、5、8”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对教龄在15年以内的青年教师的师表形象、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业务进修、教育成效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评分要求,按年度进行考核奖励;开展“牛小名师成长计划”,针对教龄在15周年以上的教师,制订其成长计划,按计划三年一考核并作相应奖励;开展“名师讲堂”系列活动,聘请名师、名家来校讲学,或者近距离走进名师常态课堂,体验名师的日常教学;另外,班主任论坛, “教海探航”专题论坛,“许绍银杯”系列竞赛,都为教师发展提供了平台,促其反思,助其成长。
2.     学生活动精彩纷呈。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多彩的活动,学校本着“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快乐成长”的理念,开展了颇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活动,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五彩活动”有特色。“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的红色活动,“关爱互助、共建和谐”的“蓝色”活动,“幸福体验、快乐成长”的“金色”活动,“倡导低碳生活、呵护美好家园”的绿色活动,深入人心。
“五小明星”靓牛小。“五小”即文明小使者、知识小博士、艺体小明星、科技小能手、家务小帮手。学校投入一百多万元建设了1100平方米的“五小实践活动中心”,每周安排班级到活动中心开展实践活动;并将“五小”活动方案整理,编印 “五小”课程读本。学校还每年开展系列争创活动,六一节表彰“五小明星”,把他们的照片做成笑脸墙,或者贴在长廊的天花板上,已成牛小独有的风景。
“周五有约”展特长。每周五下午学生实行走班制,学校设校级兴趣社团,年级根据教师特长设兴趣项目,学生自主选择班级和项目参加活动。教师各显神通,学生各有所长。
四、 发挥办学优势,彰显学校特色
教师队伍素质优良。近年来,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目前我校拥有一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100名在编教职工中,教育硕士1位,大专及大专以上的教师94人,占教职工总数的94%;中学高级教师27人(不含已公示的4位),占教职工总数的27%。另外,学校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28人,占教职工总数的28%。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提供了保障。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在多方努力下,学校完成了西校区改扩建工程,并对东校区进行逐步改造,实现了“班班通”,增添了学生饮水系统,分步骤添置学生课桌椅。基础设施设备的改善,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较有力的物质支撑。
教育光彩基金造福一方。牛塘镇尊师重教的氛围浓厚,先后设立了“许绍银奖励基金”、 “民族团结百万助学光彩基金”、“牛塘中心小学百万教育发展基金”、 “牛塘千万教育光彩基金”、“亚邦教育耕耘奖”等,用于资助学生、奖励师生、改善办学,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文化建设初具特色。学校着力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倡导儒家文化:创意设计大型主题浮雕《万世师表》;教学楼的取名独具匠心——把“仁义礼智信”与“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分别取名仁德楼、义智楼、礼体楼、智美楼、信劳楼,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打造“牛”雕塑文化,追求牛小精神:卧牛慈祥安静,清醒自觉;小放牛悠闲、自然,明慧心灵;拓荒牛豪气奔放,勇于挑战。昭示着牛小要有牛性,像牛一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任劳任怨,乐于奉献,尽责尽善做好自己事;也像牛一样牛气冲天,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勇于开拓创新,准确勾勒出“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
 
 
三、分项自评结果
评估
条目
自评等级
自评结果
优秀(1)
良好
(0.8-0.9)
合格
(0.6-0.7)
不合格
(0.3-0.5)
B级指标自评得分
A级指标得分
备注
B1
 
 
 
10
29.6
吸纳较多流动儿童,班额在50左右
B2
 
 
 
1.6
B3
 
 
 
10
B4
 
 
 
8
B5
 
 
 
2
10
 
B6
 
 
 
2
B7
 
 
 
3
B8
 
 
 
3
B9
 
 
 
7
28.4
优秀教师学科不平衡,学生习惯培养需继续
B10
 
 
 
7
B11
 
 
 
7.2
B12
 
 
 
7.2
B13
 
 
 
15
30
 
B14
 
 
 
13.5
自评总得分
98
注: 1、依据复评标准,对照学校实际情况在自评等级的相应栏目中打“√”;
2、根据自评等级的相应系数乘以标准中B级指标占分,得出B级指标得分;
3、如有扣分情况,请在分项评估中作详细说明。

四、分项自评概述
评估指标
 估 内 容
自评得分
A1,基础性指标
B1办学条件;B2办学行为;B3课程管理;B4队伍建设
29.6
           
主要实践和亮点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校园布局合理美观。学校配齐配足专用教室和办公用房,其他辅助用房数量充足。食堂、宿舍、厕所等生活设施配套齐全、安全卫生。学校设立卫生保健室,有专人负责。现生均占地面积22.8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5.2平方米。配备30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风雨活动室11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和活动场地分别为9.8平方米和8.2平方米,高于国家建设标准。
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标准》的学习,倡导启发式教学和自主学习方式;通过努力,已分阶段实现了班班通,鼓励教师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质量;并通过校园网络共享教学资源。严格落实“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政策,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充分发挥教师特长,提供各类校本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周五有约”课程特色鲜明。
积极优化教师结构,坚持依法依情治校。2011年9月,原所辖村小(丫河小学)撤并入牛塘中心小学。因近年来牛塘镇经济发展迅速,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为吸纳更多的流动儿童,学校逐年增加班级数,班额也增加到了50左右,其中流动儿童占全校学生的69%。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逐年调配新教师,配齐配足专任教师,明确岗位职责,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存在问题和不足
随着牛塘镇经济迅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流动儿童占全校学生的69%,学校虽逐年增加班级数,班额也增加到了50左右,但还是难以满足本镇流动儿童的入学需求。
改进措施和目标
每年增加一个一年级秋季入学班,
申请教师编制,必要情况下聘请代课教师。
严格控制班额,原则上不招收插班生。
 

评估指标
 估 内 容
自评得分
A2,现代性指标
B5 办学理念;B6 发展规划;B7 现代教育技术;B8现代学校制度
10
           
主要实践和亮点
 
学校坚持“创造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大爱、大气、大雅”为校训,以建设“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同行尊重,社会认可”的高质量、有特色的学校为办学目标,注重发展师生内涵,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提高,努力做到“让学生有难以磨灭的经历,让教师有成功发展的体验,让学校有独特品位的文化”。
学校积极实施主动发展战略,在完成好2008-2011三年主动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好学校2011-2014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教师制定好个人主动发展规划,并分年度实施,根据达成情况及时调整个人规划。
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更新设施设备,现拥有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网络系统等现代化教育设备,每个教室均配有电脑、液晶投影机、视频展示台,实现了“班班通”。 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用好用足现有设施设备,建有常州市一级校园网,普遍实现无纸化办公。
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全面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编印《牛小员工手册》、《牛小校本制度汇编》,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存在问题和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评估指标
 估 内 容
自评得分
A3,发展性指标
B9学校办学条件改善;B10课程建设水平提高;B11教师专业发展提升;B12学生综合素养提高
28.4
           
主要实践和亮点
 
队伍建设常抓不懈。学校自创“1、3、5、8”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对教龄在15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在师表形象、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业务进修、教育成效等方面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评分要求,按年度进行考核奖励;开展“牛小名师成长计划”,针对教龄在15周年以上的教师,制订其成长计划,按计划三年一考核并作相应奖励。
“周五有约”初显端倪。每周五下午学生实行走班制,学校设校级兴趣社团,年级根据教师特长设兴趣项目,学生自主选择班级和项目参加活动。教师各显神通,学生各有所长。
“五小活动”有序推进。“五小”即文明小使者、知识小博士、艺体小明星、科技小能手、家务小帮手。学校投入一百多万元建设了1100平方米的“五小实践活动中心”,每周安排班级到活动中心开展实践活动;并将“五小”活动方案整理,编印 “五小”课程读本。
 
 
存在问题和不足
优秀教师群体需进一步扩大,各学科需齐头并进;学生素养需进一步提升。
改进措施和目标
继续关注对青年教师的培训考核,确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对骨干教师队伍进行再规划;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管理的能力。
 

评估指标
 估 内 容
自评得分
A4,特色性指标
B13 办学优势;B14 学校特色
30
           
主要实践和亮点
 
西校区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2011年10月,牛塘镇政府投入4500多万元完成了牛小西校区改扩建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的现代化办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教育光彩基金造福一方。牛塘镇尊师重教的氛围浓厚,先后设立了“许绍银奖励基金”、 “民族团结百万助学光彩基金”、“牛塘中心小学百万教育发展基金”、 “牛塘千万教育光彩基金”、“亚邦教育耕耘奖”等,用于资助学生、奖励师生、改善办学,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文化建设初具特色。学校着力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倡导儒家文化:创意设计大型主题浮雕《万世师表》;教学楼的取名独具匠心——把“仁义礼智信”与“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分别取名仁德楼、义智楼、礼体楼、智美楼、信劳楼,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打造“牛”雕塑文化,追求牛小精神:卧牛慈祥安静,清醒自觉;小放牛悠闲、自然,明慧心灵;拓荒牛豪气奔放,勇于挑战。昭示着牛小要有牛性,像牛一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任劳任怨,乐于奉献,尽责尽善做好自己事;也像牛一样牛气冲天,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勇于开拓创新,准确勾勒出“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
 
存在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五、基础数据
校 园 校 舍 (平方米)
占 地
建 筑
户外活动场地
总面积
人均面积
总面积
人均面积
总面积
人均面积
48030
22.8
20652
9.8
17220
8.2
专 用 教 室
总计
微机室
多媒体室
实验室
仪器室
音乐室
使用
面积
使用
面积
使用
面积
使用面积
使用面积
使用
面积
18
2060
3
180
2
1000
2
120
1
40
2
120
美术室
舞蹈室
卫生保健室
队室
阅览室
藏书室
使用面积
个数
使用面积
个数
使用面积
使用面积
个数
使用面积
个数
使用面积
2
100
1
80
1
40
1
80
2
200
1
100
体育设施
田径场环形跑道长度(米)
300
直跑道(米)
100
风雨活动室使用面积(平方米)
1100
图书报刊
图书馆藏书
近五年新购图书(生/册)
当年度报刊订数
纸质图书(册)
生均图书(册)
电子
图书馆
年生均借阅量
生均购书
报纸(种)
刊物(册)
54000
25.6
1
12册
7.7册/生
12
65
图书馆等级
市示范图书馆
评定时间
2003年
评定单位
市图书馆协会
常州市教育局
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电脑(台)
师机比
学生电脑(台)
生机比
校园电视系统(套)
多媒体投影(套数)
电子白板(套数)
55
2:1
210
10:1
1
49
2
音像资料
录音带数
(盒)
 及
学科数
录像带数
(盒)
 及
学科数
光盘/VCD
 及
学科数
200
3
100
3
350
12
教师队伍建设状况
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
占在编职工比例
大专学历人数
占在编职工比例
中师及高中学历
占在编职工比例
初中及以下人数
占在编职工比例
76
76%
18
18%
6
8%
 
 
中学高级教师职称(人)
占在编职工比例
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人)
占在编职工比例
小学一级教师职称(人)
占在编职工比例
未定级教师(人)
占在编职工比例
27
27%
47
47%
19
19%
7
7%
市特级、特后(人)
市学科带头人(人)
市骨干教师(人)
市教学能手、新秀(人)
区学科带头人(人)
区骨干教师(人)
累计人数
占在编职工比例
 
2
4
6
6
10
28
28%
 

六、近五年主要设施设备投入情况表
项目名称
时间
规模
总投资(万元)
其中
备注
政府和教育部门拨款(万元)
学校自筹(万元)
社会资助(万元
计算机
200811
 
17.619
17.619
 
 
 
课桌、书柜
200911
 
1.5209
 
1.5209
 
 
广播系统
201004
 
0.78
 
 
0.78
 
办公桌屏风
201006
 
5.68
 
5.68
 
 
多媒体
201009
 
15.8115
15.2415
0.57
 
 
学生课桌椅
201012
 
4.62
 
4.62
 
 
班班通
201108
 
100
 
 
100
 
学生饮水机
201110
 
1.29
 
1.29
 
 
黑板、课桌
201201
 
10.8384
 
10.8384
 
 
电脑
201203
 
2.125
 
2.125
 
 
班班通
201206
 
20.042
 
 
20.042
 
 
 
 
 
 
 
七、近五年学校获奖情况
奖励名称
奖励时间
授奖部门
江苏省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先进集体
200811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
200801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科技协会
常州市中小学一级校园网
200808
常州市教育局
常州市校本培训工作先进集体
200803
常州市教育局
常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项目学校
200811
常州市教育局
武进区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
200803
武进区教育局
武进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200803
武进区教育局
武进区总工会模范教工之家
200809
武进区区总工会
武进区学校主动发展优秀学校
200810
区教育局
武进区首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200901
武进区教育局
常州市生态园林单位
200901
常州市人民政府
武进区平安学校
200905
武进区教育局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展评特色奖
200911
常州市教育局
区“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冬季体育长跑活动先进集体
200909
武进区教育局
武进区共青团委
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
200911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学会
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普及机器人竞赛一等奖
200912
省教育厅、省科技厅
市“好娃娃杯”少儿书画、作文、儿歌大赛优秀组织奖
201001
常州市教育局
“祖国发展我成长·红领巾寻访共和国英模”小记者团二等奖
201001
武进区团委、区教育局、
区少工委
武进区教育系统工会工作目标考核一等奖
201004
武进区教育工会
生命教育周活动展评推广奖
201005
常州市教育局
 “好书伴我成长” 中小学生暑期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
201011
常州市教育局
常州市团委
“迎省运 学法律 讲文明”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
201009
常州市文明办
常州市教育局
江苏省省运会承办组织工作先进集体
201010
常州市委、市政府
常州市中小学生民乐比赛器乐类一等奖
201011
201206
常州市教育局
常州市小学生女子篮球比赛第二名
201109
201209
常州市教育局
武进区首批和谐学校
201101
武进区教育局
武进区文明学校
201112
武进区人民政府
“我向党来唱支歌”合唱比赛一等奖
201109
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第四批常州市中小学德育特色学校
201112
常州市教育局
第四批常州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201206
常州市教育局
2011年度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201203
武进区教育局
 
 
 


八、近五年改革实验和研究情况(主课题)

级别
改革实验的重点课题
主要内容(含小课题)
项目负责人
经费投入
指导单位
进展情况及
初步成果
国家
《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分语数英三个子课题,着力研究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形成一套实际可行的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
吕荣法
3000元/学年
中央教科所
在研究中
国家
《基于博客平台的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
本课题主要研究运用博客技术,如何从学校实际出发,建构教研活动新的平台,如何更有效地组织、深入地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
吕荣法
3000元/学年
中央电教馆
已结题
国家
《红领巾五小明星行动的实践研究》
重点围绕“文明小使者”“知识小博士”“科技小能人”“艺体小明星”“家务小帮手”五个方面开展贴近生活、针对实际的系列化的体验活动,鼓励队员对照分解细化后的分阶段的、体现层次性的“五小”行动具体目标,积极争创“五小明星”。
吕荣法
3500元/学年
全国少工委
在研究中
省级
《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孩子们诚信品质的研究》
按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借助活动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陆志琴
3000元/学年
省少工委
已结题
省级
《创造富有个性的“五小”课程的实践研究》
区《区域构建适切每个孩子发展的学校课程的行动研究》子课题
吕荣法
3000元/学年
省教科所
已结题
省级
《教育信息技术下构建语数英教学设计共同体的实践研究》
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基于教育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共同体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有效推动教学设计共同体的成长与提高,促进学校校本教研的发展与进步!
吕荣法
3000元/学年
省电教馆
研究中
省级
构建阅读共同体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通过本课题研究,建立小学阅读共同体教学模式,探索阅读共同体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和具体策略。
吕荣法
3000元/学年
省教育学会
研究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