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我参加了《构建阅读共同体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一年来,课题组活动在教科室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教学共同体的成员充分利用博客平台,互相交流信息,携手共同成长。对以下几方面我颇有感触:
一、携手搭建平台,共同出谋划策。
课题组成立初期,我们就开始建设专题网站。与以往研究课题不同的是,这个网站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建成的,可以说是大家智慧的结晶。还记得课题组长在宣布课题要设计专题网站时,每一位组员都投入地思考到底设置哪些栏目合适。在有了初步规划后,大家又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精益求精,对每一个栏目设置的合理性进行论证,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网站。我想,这网站的设置也是我们共同体成员合作的开端吧。
二、小组研究教学,实现共同成长。
教学,是我们的中心工作。每天,我们都要奋战在课堂中,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但有时难免会有孤军奋战的感觉。加入课题组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单干”了,而是有许多志同道合的老师在一起研究,探讨课堂教学,共同成长。还记得我们按年级分好小组后,小组成员就经常聚集在一起探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虽然我们并不在一个年级,但我们依托博客平台,在论坛里交流,便捷快速。有老师要上研究课了,我们就群策群力,执教老师先把预案发在网站上,我们小组成员就帮助她修改,然后共同去听试教。试教结束后,我们再次提出修改建议,执教老师再次修改后试教,如此三番,虽然辛苦,但执教老师一堂研究课下来,成长了许多。我们一小组的成员也觉得获益匪浅。
三、师生分享阅读,共建书香班级。
我们这一课题带来的改变不仅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在班级活动中,我们也和孩子们共同成长。上学期,我们重点研究了如何构建阅读共同体。我们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学生阅读的兴趣,然后制定班级阅读方案,我们还把教师的导读发到网站上,让学生浏览,学生也把阅读的感受发到网上,大家一起分享。一个个书香班级就这样诞生了,一位位知识小博士也诞生了。
总之,通过一学期的研究,我们在实践中努力着,也收获着。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会抓住要点,更加努力地研究,争取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