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
——武进区教育行政干部卓越管理高级研修班学习感悟
——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吕荣法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张应航老师在讲读“儒家禅之管理思想”一课时,着重解读了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中的三大德治原则,使我对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一、德性立身的安身之道
“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
杭教授解释道:
何谓“仁”,能做到融洽和谐,凡事不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考虑,做事要为人为己,能爱别人的人即为“仁”。但每位教育工作者你都爱你的学生吗?这是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问号。
何谓“义”,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能出手帮别人一把,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即为“义”。但我们现实生活中大家都有“义”的行为吗?
何谓“礼”示人以曲,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尊重即为“礼”现在人与人之间都是以尊敬、谦让对待他人的吗?
何谓“智”,把生活中平凡、平常、平和的事琢磨透即为“智”。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现在我们还有多少耐心、耐力去琢磨生活中的平常人和事?
何谓“信”,诚实守信,真实可靠,纯真朴素,公平正义,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即为“信”。当今社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不是“信”之背弃吗?
因此,我认为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五常说对当今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崇尚“德性”,德性立身有着积极的意义。
牛塘中心小学在西校区改建过程中,就创意设计大型浮雕《万师之表》。这幅高15.10米,宽5.50米。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孔子全身像为主体,以“有教无类”、“周游列国”、“礼乐诗教”、“集贤传人”的故事场景做烘托,把儒家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和论语中最著名的片段来彰显传统文化的主题思想,象征学校将根植于有“根”的教育环境,传统文化,传播思想,弘扬精神,孜孜不倦追求生动大气的教育。教学楼取名把“仁义礼智信”与“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分别取名:仁德楼、义智楼、礼体楼、智美楼、信劳楼,意图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现代文化的元素,把传承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校园名分别为洑曦园、鸣翠园、牧笛园,力图让学校弥漫文化的气息。
二、以“和”为贵的待人之道
“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流”。这些儒家文化关于人际关系方面的德性原则在张教授生动语言的演绎下,无不给人以启迪和智慧。
因此,我认为一所充满理想,富有特色,洋溢人文气息的学校,才会去关注“和为贵”的待人之道,才会关注师生共同成长的环境空间,构建师生和谐发展的民主舞台,营造师生生活质量的精神港湾。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说,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面对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和学生这一需教化的对象,我们认为应该把握好“仁、礼、纪、度”四要素,即施之以仁,导之以礼,束之以计,控制有度。
施之以仁——尊重、信任、理解、关心教师,努力办实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宽松和谐,公正办事,淡化矛盾,打成一片。
导之以礼——知识分子最大的优点是“明理”:平等对话,以理服人。但对理亏偏要强词夺理的人,也不排除先礼后兵。否则,怎么能以礼服人别人呢?
束之以计——和谐宽松不是不要纪律、制度,不排除用“刚”性手段,强行纳“轨”。
控制有度——凡事皆有“度”,超越“度”事务就会有变化,把握好“度”,即非折衷,也非左右逢源、圆滑,而是把问题恰如其分地去考虑和处理。
“和而不同,和而不流”是儒家文化的德性力量,我们精心打造“牛”雕塑文化过程中尽可能体现这种思想。走进牛小,三头形态迥异的牛雕塑充满丰盈的文化气息。“卧牛、进行中牧童牛、奔腾中的拓荒牛”三种牛有我们牛小的校本解读。我认为牛小要有牛性,要有牛的精神与品质:像牛一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任劳任怨,乐于奉献,尽责尽善做好自己事;也像牛一样牛气冲天,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勇于开拓创新。卧牛的慈祥安静,始终保持着清醒与自觉;小放牛的悠闲、自然,虽学养浅陋,却明慧心灵;拓荒牛的豪气奔放,珍视传统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自加压力,挑战目标。三头牛的牛态准确勾勒出牛小师生“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和鲜明的学校特色。
三、中庸为美得处事之道
这是儒家文化关于做事方面的德性原则。君子“五美”,“惠而不废,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些关于一个人在生活上,工作上,态度上,作风上等方面的德行,无不对现代人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与学习。特别是在这“天下攘攘皆为利来”的物欲世界,如何保持清醒与自觉是一个人的修行与悟道。“做事做人”是人生最大的四个字。“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作为管理者在当今社会尤显重要。
因此,牛小提出自己的校训:大爱、大气、大雅。大爱就是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忠爱祖国,奉献社会。大气就是志存高远,弘扬正气,宽容大度,诚实守信。大雅就是要文明文雅,勤学博闻。它的校风:求是、求真、求新。求是即要尊重科学,遵循规律。求真即要真诚、真实,学做真人,追求真理。求新即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此基础上,牛小提出教风为正心、正德、正行。学风为自理、自信、自强。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化主题:(健行文化:积极进取,扎实行动,勇于创新,自强不息)。倡导全校师生弘扬“三牛”精神。即弘扬孺子牛精神,无私奉献,服务大众。弘扬老黄牛精神,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弘扬拓荒牛精神,开拓创新、自强不息。从而确立牛小师生的“务本观,求实观,和谐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教育之本在于育人,“修身为本”。育人之本在于育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育德之本在于育爱,“修身以道,修道以仁”。高爱之本在于育孝,“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为师之本在于师德。“以教人者先教已”,“欲明人者先自明”。意图在这些文化符号及环境的浸润下,明慧师生心灵,陶冶文化气质,铸就中庸之美的处事之道,做一个有精气神,有民族传统根的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