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都走进鲜活的课堂,面对鲜活的学生,于是,我们每天也面临鲜活的问题。大家都有同感: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一节准备得再充分的课也总会出现“遗憾”的地方,于是我们不禁要感慨:想上好课不容易!
走出去学名师,每一次总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仿佛一下子坐上直升飞机顿觉视野开阔,风景别样。于是兴致勃勃地回来努力践行,才发现我们的课堂只有四十分钟,我们的学生不太给力。于是,才发现我们做不了名师,还是多做些平凡而实在的事吧!
为了上好一节课,反复钻研教材,从确定教学目标到分析重点、难点再到设计教学过程无不需要思前想后,反复揣摩,也算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但课上完后才发现备教材还行,备学生还不够;教案设计得还不错,教学机智还差了点;课前设计想得很多,课堂生成关注太少……
努力反思,积极借鉴他人的宝贵意见,教案一改再改,课堂一磨再磨,到最后连自己都在质疑,这是我上的课吗?为什么想得越多反而越不自在?课堂没个性、没风格、没激情。难怪别人说,即使是同一篇教案,不同的人上出来的感觉是大不相同啊!
……
我们困惑过但从未停止思考,名师的课不能照搬照抄,但其中的先进理念、科学方法我们仍会细细揣摩、慢慢消化;
我们失败过但从未放弃努力。这次失败了我们可以学到更多,仍然期待下次的进步与成功。
我们迷惘过但从未放弃践行。教研活动之前,我们抱一颗虔诚之心去认真准备;教研活动之中,我们带一颗谦虚之心认真学习;教研活动之后,我们携一颗进取之心继续探索。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虽然想上好课不容易,但我们仍然期望在不断的思考、努力、践行中上能出更好的课。
(周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