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阵地之一,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夕会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10分钟,但却是班主任布置相关任务,了解学生情况,与学生交流思想,解决问题的重要阵地。传统的夕会只注重老师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学生是夕会课的主人,学生不喜欢上,还不如让我们做作业算了。有些老师有时也认为这不过是在做形式,走过场。那么,怎样组织和召开夕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呢?我们需要代之以生动多样的形式,使学生或好奇或感动或兴奋或震惊……在不知不觉中深化认识,内化为行为。
例举晨会课几种类型:
一、问题式:
老师可事先设计好问题走进课堂,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有些表面上看是很简单的客观题,其实相当于有一定难度的主观论述题,有意思,有争执,也有效果。
二、情境式:
可创设一定的情景,通过演一演,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做人。
三、反思式:
教学要反思,开展活动也不例外。如学校每周都有一次“流动红旗”的评选,各班评到“文明班级”其实不是根本目的,只是借助这个载体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你班若能夺得这个称号,可不失时机地和学生一起总结成功的原因。得不到呢?当然不会严加批评,但一定要开个反思会,认真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久而久之,班级管理水平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更难得的是我们还学会了如何正确面对得失。
四、故事式:
小学生有个共同点:爱听故事,更爱讲故事。我们可经常围绕一个教育主题,结合故事演讲比赛,让学生自由准备有关方面的故事,可以摘录,自己编写更好,如知名人物和身边的人勤学苦练的故事、环保童话故事、周边的安全问题等。故事的最大魅力在于能触动心灵、启迪思维,学生由故事自然联系到生活,从中悟出如何亲近自然、刻苦磨炼、珍爱生命……
五、评论式:
从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中及身边搜集各种有意义的事件,发表评论,可以参照《今日说法》、《道德观察》、《焦点访谈》等节目。让学生从小就学着关心国家大事和身边事件,领略社会风采,感受时代进步,倾听民众心声……既是一种能力的训练、辩证眼光的培养,又是一个走向社会大学的过程。
六、互动式:
晨会课不宜总由班主任唱主角,除了师生互动,还可以尝试家校互动、校长与学生互动等。班主任可事先跟一些家长联系好,提供一个教育主题,请他来献身说法,向学生传递家长的心声,这样学生内心较为震憾、感动。也可请校长、任课老师来上晨会课,学生觉得耳目一新,也乐意敞开心扉谈自己的感受、观点。
事物是相通的,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课改的大前提下,语数课要活泼有趣,晨会课也需生动多彩。教师就像厨师,面对同一种原材料,既要不断更新花样,满足大众的心理及口味,又要确保营养价值不散失。晨会课应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目的却只有一个:使学生思想得以共鸣,行为逐步规范,习惯达到恒远。
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