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雪儿》第一教时教学得失
今天,我们随着牛小行政组聆听了级组成员姜丽琴老师的一节
语文课——《雪儿》第一教时,并组织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就这堂课以“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目的,以“记录成长、帮助成长、期待成长”为追求,进行评议。我们一致认为:姜老师作为一名上岗半年的新教师,个人语文素养较高,谦虚好学,积极要求上进,能独立备课,第一课时教学已经呈现基本框架,与上学期的教学状态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当然,教学的艺术更需要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地探索。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的“质”应如何提高,“量”应如何取舍;学生对自然段段意的概括能力的培养是否应该被引进第一课时;关注解词技巧的多样性;教学以外的环境育人问题……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反思的。
以下是姜老师对这堂课的反思,和大家一起探讨。
教学本课,我觉得首先应该让学生对这只信鸽产生同情心,还应让学生为小作者珍爱生命的美好心灵而感动。由于是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认识生字、理解词语、理清课文脉络,为下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但是很遗憾,这几方面都存在很多缺憾。
生字教学方面只注意了字音,字意、字形方面几乎没有涉及。比如,鸽的第二笔是一点,不是一捺,这一点孩子很容易出错,但我却忽略了。
至于词语教学,还是我讲的太多,没有留足时间,引导学生自己悟出词语的含义,更没有让学生学以致用,在理解词语的意思之后,运用这些词语。比如,弧线可以让学生通过做动作来理解,毕竟有些词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我却拘泥于词典上的解释。
在理清脉络这一环节,我低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填空的形式给出每个段的段意,使得学生在这一环节没有学到应该掌握的抓关键词语概括段意的方法。课后听了各位老师的指导,才知道这篇文章是训练学生概括段意的好文章。
总之一句话,我的教学太流于表面,更没有贴近学生的思维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