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注课堂,让课堂呈现精彩
——我们的课堂教学校本思考与实践之二
现代教学呼唤“精气神”:
精:精力充沛,情绪饱满。两眼无光,使人萎靡,表情呆板,使人浮躁,语言枯燥,使人无趣……,作为现代教师,诱惑太多,要力避心态浮躁,不为名动,不为利惑。“爱洒学生,情注课堂”,“孜孜以求,两眼一睁,忙到灯熄,乐此不疲”,“孤灯一盏,名著一本,自鸣得意”。凭着执着,专注,自信,精心准备,蓄势待发,全心投入,以情感人,昂首挺胸进课堂,从从容容抓教学。
气:气势旺盛,激情荡漾。没有气势就没有震撼力,没有激情就没有教育的“共鸣”。教学时,教师或厚积薄发,旁征博引;或信马由缰,游刃有余;或深入浅出,以简驭繁;或因势利导,巧于点拨。如淙淙小溪,又如奔涌大江……,让课堂成为教师用激情点燃智慧的过程。
神:神采飞扬,生机盎然。情动不入心动,心动不如神动。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向往,使课堂教学成为心灵与智慧对话的艺术。
教师的“精气神”来源于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自尊心和上进心。现代教学不能缺失“精气神”,呼唤课堂上的精气神就是要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拥抱,思想与思想的触摸,生命与生命的融通。这是教学的至高境界。
如何让课堂教学呈现精彩?
现代教学渴望教师教学过程中做到心灵与心灵的拥抱。
1、脑中有纲:纲就是课程标准。教师应对课程标准有整体、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表达的是一个学科在各个阶段的学科要求。很多教师在备课时不看课标,缺乏对课程的宏观、系统的把握。
2、胸中有本:本就是教材。要做到对教材理解、熟悉、深透,不看教材,烂熟于胸;真正理解把握教材,研透文本,而不是仅限于读读教参等。
3、目中有人:有人就是有学生。教学理应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有的教师为完成任务,疏忽学生的存在和学生实际的需求。有经验的教师通过眼神都能把我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困顿的,还是豁然顿悟的,还是文思泉涌的……
4、手中有法:法就是方法。让学困生解题,中等生上台纠错,优秀生上台做讲解等等,都不失为教学的好方法,教学中注意覆盖所有的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精彩课堂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一、看目标:
1、什么叫看目标?第一,知道教师想干什么,课堂上五分钟都过去了,都还不知道教师这堂课要干什么,那么这节课就有问题。第二,追问教师为什么有如此目标取向,即依据在哪里?来自学生,教师还是教材?如果教师把学生丢掉了,只是根据教材设计教法,那肯定有问题。第三,是否有学科特色。第四,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符合三维目标。
2、教学目标的最大问题是目标模糊。教师写在教案上的很清楚,但呈现在课堂上的,却让人不知所以。
二、看过程:
1、关注教材处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教师怎样处理教学内容,把握学生的认知结构,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练习,找准教学的难点,应对有法。
2、关注教师的语言表达:第一境界是想得清楚,说得明白,使学生听得懂,说得出;第二境界是声情并茂,传神动听,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第三境界是话语有限,其意无穷,使学生充分想象,思也无涯。
3、关注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策略的选择要避免机械性的问答;单一模式;即问即答;不当提问。
4、关注课堂的开放度。
三、看效果:
1、关注学生学的效果:
教师教得怎么样,往往要看学生学得怎么样。
第一,从认知角度而言,关注学生原来不知道什么,通过课堂教学学生知道了什么,学生原来不会什么,现在会了什么。
第二,从情感而言,原来学生不喜欢什么,现在喜欢什么。看学生学得怎么样,最直接的就是看看学生的表情,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是否眼神传情,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
2、关注课堂教学的效度:
考虑其及时性的短期效果,即三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学生参与度高;学生学习的幸福度高。
3关注新课程理念:
看效果,还要看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中的落实情况。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只是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是心灵相互拥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