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塘中心小学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为更好地贯彻武进区新学期工作意见,进一步实施我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激励教师争先创优,引领教师不断学习,主动研究,提升自身反思与科研实践能力。
具体工作:
一、 优化教师学习
承续工作:
1、 开放学校图书室和教工书屋,提高书刊的使用率,增强阅读的实效性。
教书者必先读书。根据学校工作计划,教科室倡导教师抓住点滴时间读书,努力做到六个“一”: 每天至少上网一次、每天至少读书一小时、每两周至少看刊物一本、每月至少到图书室一趟、每两月至少写读书笔记一篇、每学期至少读理论书籍一本。本学期,我校将以“自学、互学”等形式加强教师理论学习,老师们可充分利用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时间开展好读书交流活动,每次重点安排一名教师介绍好书、好文章、好贴子,谈谈学习后的心得体会,交流阅读后的教育观念、教学实践的转变和成效。
2、在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备课中学习。
要求每位教师积极发挥自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收集、整理、内化有用的资料,在集体备课中虚心学习、各抒己见,在资源共享中成长!
3、提高师徒结队工作质量,促进师徒共同成长。
我校将积极为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物色好师傅,签订好“师徒结对”协议书,明确师徒职责,力争三年之内依次做到“教学常规入门”、“课堂教学过关”、“教学能力达标”。
4、聆听专题讲座。
本学期我们将从网络或光盘中优选部分讲座, 和 老师们一起学习,从专家的报告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重点推进的工作:
1、充分发挥校园博客或校园网优势,举办“ 学术沙龙”活动。
“学术沙龙”是体现教师学识水平、思维火花的一种有效表现方式,有效的开展能对教师的学习和思考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本学期,我校将在校园网上开辟 “牛小论坛”,围绕一定的主题谈教育思想,发表各自的观点,通过这一交流平台,提高教师的教科研理论和能力,让全校教师科研学习蔚然成风。
思考与研究的工作:
1、如何提高教师专业学习的有效性
二、 引领教师研究
继续抓紧的工作:
1、紧扣主课题研究,加强规范管理。
本学期,我校继续开展省级课题《提高小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基于博客平台的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以及市级课题《小学艺体学科中学习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工作。
本学期,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将把集体备课、公开教学、专题研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课题研究工作的扎实开展。具体活动要求见各课题组活动安排。
同时,在主课题统领下,生动活泼地开展微型课题研究。为规范微型课题过程管理,有效保证课题正常进行,我们倡导老师们积极做到:期初制订好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每月参加一次教科研例会,汇报自己的课题研究情况;每月填写一份“课题活动记录单”,及时记录好实验中的成败得失;自觉在教育教学中实践研究;期末写好课题阶段性总结和论文,积极向各级刊物投稿。
2、整合其他课题,保证研究落在实处。
我校同时开展的研究课题还有少先队的德育课题和艺体组的常州市市级课题,对于这些课题,教科室要加强督促管理。
3、继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期初定计划,期中开展好活动,同级组互相观摩学习一学期至少一次。由教科室负责计划的制定、实施、检查、研讨、反思,组织专题性的研究,落实每学期一次的镇级观摩活动。
重点推进的工作:
1、积极组织发动,抓好课题立项申报工作。
《基于博客平台的校本教研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本学期将结题,重新选择新的教改点确立新的课题将是本学期的又一重要工作,我们力求选出精品课题,在保证参与面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课题的质量。
2、加强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实践研究,实现孩子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梯形发展。
3、积极开展教育教学论文撰写活动,努力提高教师论文质量。
思考与研究的工作:
1、成立“牛小教科研协会”。
教科室拟聘请四到八名骨干教师组成一支科研骨干队伍。他们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都在教学一线,最有利于科研与教研相结合,探索切合我校实际的教科研道路,本学年拟做好以下工作:
A、要求每个科研骨干一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写好一篇教学论文,上好一节示范课,定期召开教科员座谈会,交流学习所得;学校将为科研骨干创设比较多的学习、进修的机会,搭建舞台,铺设“绿色通道”,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
B、科研骨干每学期要主动听课,并能主动与上课老师交换意见,及时发现精彩教学片断并在科研会上公布;在教科研主题活动中承担主角,开展教育教学论坛活动时,由科研骨干参与组织并作主发言。
三、促进教师发展
继续抓紧的工作:
1、通过“五自考核”、“综合评优”和“优秀教研组评比”等办法引领教师主动发展。
2、继续培养教师课堂教学后的反思习惯
我们倡导老师们每上一节课要做好课前思、课中思、课后思,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上的问题,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要凝聚教导处和教科室力量,聚焦课堂,采取写教学随笔、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学故事,读教育名著,开展教学反思、教育论坛等研究方式,促进教师人人成为研究者,形成教科研校园文化。
3、坚持“集体备课”,建设团队自主发展的教研机制。
加强教研组、课题组、年级备课组等学习型组织建设,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研究与发展的主体意识。本学期继续认真做好课例研究,开展相关的主题研讨活动,通过教学现场观摩、同课异构、青年教师赛课、撰写教学反思等方式从鲜活的教学案例入手,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重点推进的工作:
1、以微型课题研究为着眼点,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充分利用教师个人博客,促进青年教师的学习、实践、研究与反思。除上好示范课、研究课或一人一课外,能积极参加微型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及时上传至博客,每月有质量地完成各学科要求的日常教学反思,学期结束时能围绕本课题,抓住其中一个点,结合教学实践,写一篇论文或经验介绍。
2、、进一步促进教师个人三年主动发展的分层实施,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对骨干教师的成长赋予更多的支撑、帮助;对需关注的老师进一步关注、提醒、诫勉。
思考与研究的工作:
1、关注教师教育素养的提高,研究形成促进教师自觉转变教育行为的办法。
2、建立“牛小名师工作室”,聘请专家、学者、名师与学校骨干教师结对培养。
具体工作安排:
9月份:
1、暑期读书交流活动。
2、“五小”行动项目会议。
3、制定综合实践三级计划。
4、召开课题组成员总会议,布置三个主课题在本学期的主要工作。
5、微型课题研究培训,制定微型课题本学期研究工作计划。
6、教师根据个人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表认真做好本学期的发展规划。
7、组织参加武进区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8、准备《基于博客平台的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
10月份:
1、《基于博客平台的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
2、《提高小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研究课活动。
3、成立“牛小教科研协会”。
4、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
11月份:
1、《提高小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阶段交流。
2、申报新课题。
3、启动“牛小名师工作室”。
12、1月份:
1、微型课题研究工作交流,评选优秀微型课题研究成果。
2、各课题组成员整理并总结课题组研究工作。
3、教师对个人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做一个回顾。
牛塘中心小学教科室
2010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