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有幸参加了区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听了湖塘桥实验小学(御城校区)五六年级各一节课,感触颇多。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类课型的教学研究”。两堂课都能抓住历史事件的起点,情感的切入点,提供学生情绪宣泄的平台,学生能够得到非常好的道德情感教育。在“鸦片的背后”,这一课中,教者从中国版图前后的变化比较开始,让学生发生质疑,以此引发学生的探究状态,主动探究历史踪迹的兴趣,接着紧紧抓住鸦片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领会英国企图通过鸦片达到瓜分中国的野心。教者在整堂课上抓住了细节的回放,让学生的情感得以激荡;在播放林则徐对虎门硝烟这一事件的视频时,教者声情并茂的旁白,让学生的情感最直接、最真实的得以激荡。让历史人物与自己的心灵产生共鸣。教者最后的设计是:今天我们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读者当年的悲壮和屈辱,你想写些什么?让历史与现实得以对接,激发学生的自我感悟。六年级的“长征”这一课,体现了知识教学的灵活多样性,品德教育的深刻性。教者通过猜一猜、读一读、议一议、走一走、说一说、赛一赛等活动,让历史人物有血有肉,让历史场景真实再现,学生被历史所感动。历史也可以是一面镜子,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必定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者这样说:如今70多年过去了,长征离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远了,但有一种东西会永远留下,人生好比长征,面对挫折、面对困难,我们要永怀梦想,象红军长征那样,不畏艰险、坚强不屈。这就是伟大长征精神。在这里我觉得思品课的深刻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课后,区教研室的巢老师做了总结,就历史类的思品课到底怎么教提出了三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