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百步行(19)
再次走进二(5)班
再次走进二(5)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虽然是听 陈茹洁 老师上美术课,她所做的多媒体课件华丽多彩,引人入胜。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观察起二(5)班的班级布置来。
1.“拥抱春天”板报。由春天的诗、春天的画、春天健康小贴士组成。①春天每个孩子都很向往,孩子眼中的春天就在板报上。描写春天诗、心中春天的画,既贴近孩子的心理,又展示孩子表现春天的才艺。②春天里要注意健康的小贴士,既温馨又渗透老师关注学生身心发展意图,表面是一种健康知识的教育,实质是教师全面育人观的体现。
2.“星星小银行”。许多班级都有的争星榜,在这里成了小银行。改变了一下名称,带来的是另一种视角。有创意,适度的迁移,会给人新的启示。有些班级的布置栏目名称呆板、无创新、成人化成分较多。我们是不是应该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与孩子的思想接近些,再接近些,或许就把握住孩子的脉搏了。
3.“挂抹布的小吊钩”。小动作大变化。我经常看到有些班级的抹布随意摆放的情景,窗台上、讲桌上、扶栏上,既不雅观,又显杂乱。二(5)班这些“小动作”布置在门后,既整洁又有被管理的痕迹。
4.“英语角”。适度早起点,尽量早熏陶。简单的常用语,在未开设英语课的二年级,显得别具一格。英语课程的渗透是否可作些提前起步的尝试,二(5)班看似有所行动了。
5.“文明歌”展报。没有细细读歌词,但“五小”中的文明小使者争创关键在于创新实践,特别在每个中队里,完全可以创出一片新土地来。
6.台凳张张清洁,小黑板、小卡片板块块整齐安放,作业本书柜里整齐有序的本子,让人感到温馨洁净。常规管理要落到实处,关键在于落在细节处。有些老师太不注重细节了,看似忙忙碌碌,却很多工作飘浮在表面,该规范的没有规范,该到位的没有到位,又一次让人想起什么叫尽责?
评点:我曾说过, 金文娟 老师是一位能读懂孩子的老师。读懂孩子其实是不简单的。因为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教育的每个环节都应该充满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同时,教育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不同的场景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教育更是一个教育者对被教育者产生积极影响的过程。它需要教者的智慧实践和用心培育。这也是我们牛小提出“大爱尽责”师表精神的意义所在。我们希望有更多像 金文娟 老师一样能读懂孩子的老师涌现,也希望大家走进二(5)班,或许有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责任编辑:吕荣法
20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