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
——芮火才与教育就是服务
吕荣法
10月11日 上午听了溧阳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芮火才的《对教育的一种校本解读——教育就是服务》的讲座,深有共鸣。对于芮校长,以前虽熟悉,但交往并不是很多。2007年10月我们同受《江苏教育》编辑部安排对欧洲进行教育考察,有幸同室相处12天。交谈甚多。芮校长是较早倡导教育就是服务观的校长之一。就现在而言,教育就是服务,对于这一话题本没有什么新鲜,但听芮校长的讲座,却被他处处以“站在学生的角度实践教育”所感动。他对教育的执着追求与冷静深刻的思考,并且将其思想进行了大胆的实践。芮火才校长,既是一名思想者,更是一名务实的实践者,这在教育界是难得的。
芮校长的讲座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教育就是服务”这一论断。
一、确立“教育就是服务”理念的背景
他讲教育理念人人都有,就如同一个人穿衣服,观念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工作30工作。
他说教育就是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他认为社会发展由人的依赖关系(如)依赖关系(如物质匮乏时代凭票购物),到现在逐步进入人的自由发展阶段。可以“义”,主张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提出教育就是服务的第二个背景是:面对现实的明智选择。他例举了三点:1、教(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2、学生与家长的强烈诉求(家长最希望老师尊重、关心孩子的成绩);3、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工作幸福感的基本要求(大街上随便拦住)代替医生做手术的有零人;但自认为即可代替教师能上讲台却有8人。教师应当是专业有没有一种让所有学生都能适应的教学方法?没有。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必须促进每是,我们的教育却过多地从工业化生产中借鉴了:标准件、流水线、批量生产等概念说,幸福感就是一种自我体验,是一种心态,教师在培养和帮助学生的过程,得到快。
二、教育就是服务的基本内涵
他说,教育是学生合理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当学生的需求正当合理时,教)心的“迁就”,为学生的发展“锦上添花”。举例:大学生谈恋爱由原来的不允许,眼,再到现在的允许结婚。国外大学生可以带孩子来上学,并且将孩子交由校方负责要问罪校方。一次印证教育服务观。);是不合理需求不断得到引导和校正的过程(育就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为学生的发展“指点迷津”);是单一和浅升的过程(当学生的需求虽合理单层次较低时,教育就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鼓励”“雪中送炭”)。简言之:教育就是服务。
三、实践“教育就是服务”理念的六项“转变”
(一)价值取向的转变—由追求功利转变为目中有人。
教育弄虚作假的事比较多。他认为,学校开展的任何活动必须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二)角色地位的转变—由主宰者转变为服务员。
举例:教师对家长的批评不理解
学长和学生选科任教师
教师帮学生开车么(私家车停校门口,教师要主动为学生开车门。)
学生问卷教师达不到80%的满意度,则不能参加任何评优。
设立教育投诉制,可随时随地投诉。
(三)思维方式的转变—由想自己所想转变为急学生(家长)所急
举例:学生出任何问题教师与学校都要先从自身找原因,这并不是说家长和学生
学生如何让课间兼食不浪费。(改变食物品种,可由学生进行选择。)
(四)思维方式的转变—由注入式、齐步走转变为探究式和个性化。
倡导思考的课堂,探究的课堂。主张先学后讲,一定先让孩子先学,教师才有针对性,比较抽象或是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则可采用现将后学的方法。
有的教师“上课狂讲,下课狂练。”要求教师上课必须剩余10多分钟让学生做练习
(五)评价主体的转变—由上级对下级的评价转变为服务对象对服务者的评价。
评课没有孩子的参与式缺失的评价方式。
举例:窦桂梅的公开课。
(六)管理模式的转变—由外控式转变为自主式。
四、遇到几个问题
1、教师优越感的缺失和心理失衡。
举例:教师见到学生要先问好,并不要求学生必须向教师问好。
2、不肯或不敢严格要求学生。
举例:教师对此问题的辩论。
3、缺乏了解学生需求的基本功。
教师基本功不是“三笔字与普通话”,而是对学生的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