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塘中心小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课改精神,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培养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总体要求:
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 逐步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规范化。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实践中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
三、活动主题:
结合学校“体育节”“艺术节”“诚信教育”“公民教育”等大型活动,各班结合本班特点,自主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各年级注意有所侧重。三年级侧重“主题的确立”,四年级侧重“课堂的组织引导”,五年级侧重“活动的评价”,六年级侧重“研究性学习研究”。
四、具体工作:
月 份 |
内 容 |
二月 |
制订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组织学习落实。
制订本学期年级、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
三月 |
省级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情况交流研讨。
迎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 |
四月 |
展示各年级第一个大单元主题活动的成果。
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参加常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文评比活动。 |
五月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观摩和专题研讨。
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和典型案例评比。 |
六月 |
重点研讨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
展示各年级主题活动的成果。 |
五、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课程管理
1.落实课程的三级计划。
2.认真及时积累有关资料。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是实施方案、活动设计、活动案例和专题性总结等实施过程以及反思成果方面的资料;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建好、管好“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设计并用好方案卡、行动卡、反思卡等。
(二)进一步加强研究和交流
1.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各小学要确立具体的研究专题进行有效的研究,在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和管理水平的同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解决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实施积累经验。
2.改革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进行有效的终结性评价活动。共同研究过程性评价和学分认定办法,逐步形成学生成长记录的新方式。
3.加强生命教育等重点项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效渗透和融合,引导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创建课程与教学特色。
(三)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不断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尤其注重对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理论的学习,如研究性学习、任务驱动学习等理论,积极倡导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不定期举办各种层次的主题沙龙研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平台。
引导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微格案例分析,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理解和领悟,从而更加科学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牛塘中心小学
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