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幸的参加了2011年常州市卢家巷实验学校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课堂中两位老师分别从 4A Unit9 What’s the matter?和 5A Unit 8 A camping trip入手展开教学,通过复习旧知识、展示新知识并配合当堂练习构建整堂课,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尽管两位教师教学风格各异,但这两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听课心得:
首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两位老师既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又重视了学生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最大限度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
其次,两位老师善于利用学生的“旧知”实现向“新知”的迁移,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从而使学生从“学会”迅速过渡到“会学”上来。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容量也相当大。
最后,两位老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听课中我发现两位老师基本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从而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2、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3、教态亲切自然,表情丰富,充满激情。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4、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
通过这次学习,我可以更加理性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