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组>>文章内容
 
“异”中求“同”  各具风采

发布日期:2011年12月01日     点击次数:      作者:王丽娜     来源:







“异”中求“同”  各具风采

——记一年级数学同课异构活动

为了加强数学计算教学,1130日上午第三、四节由一年级的朱红梅和钱小菊老师执教了《9加几》,同课异构。中午,数学老师们齐聚一年级办公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两位老师在教学起始阶段,合理复习,为学生在后面用凑十法创设一个知识的平台,从而顺利引导学生的拆数凑数;重视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位老师始终坚持引导学生的训练,说是思维的外显,能够说得清楚,说明学生想的明白。学生通过借助图形的凑十过程,建立9加几的表象,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学生能够运用表象支撑解决问题。从直观上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通过叙述计算过程,内化为计算方法,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体验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既然是同课异构,就要体现的鲜明些。具体体现在:  

一、创设情境方面:朱老师是出示一只小猴,与大家一起复习分成和9加几再加几的题目,钱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唱了一首《小苹果》,引来小猴和小兔进果园摘苹果,复习10加几的口算。  

二、教材知识点呈现方式上:朱老师呈现的是书上的小猴和桃(一盒9个,外面4个),钱老师把小猴摘的9个苹果和小兔摘的4个苹果,用括线和问号表示出来。  

三、算理的表述上:朱老师结合图的操作,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学会说:看到9想到1 4可以分成139+1=1010+3=13。钱老师结合图的操作,利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学会说:91凑成104可以分成13103等于13  

四、练习的设计上:朱老师主要利用了书上的习题,由浅入深,指导的比较细致,最后创设了摘苹果的游戏,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因算理说的比较多也导致练习题的量稍显不足,练习的层次性显得不够。钱老师带领学生学习了两道9加几的口算,及时引导学生发现相同点,归纳方法,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接着由学生出9加几的算式,说说你是怎样算的?钱老师有意识的把学生说的9加几的算式按一定顺序排列,引导学生发现9加几的规律。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切实感受到老师们的教学智慧。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