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华应龙 老师的课有感
2010年10月29日,有幸参加了“第十一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能如此近距离接触到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并聆听到他们精彩的课,我感到万分荣幸。
第一节为我们展示的是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的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数学概念课一直以来都是数学教学中的较难讲透、悟通、很难吸引学生、内容相对枯燥的内容。而今天观摩 华 老师执教的这节课,让我收获颇多。
一、 课堂引入的巧妙性
大凡名师授课,开头都特别新颖。面对陌生的学生, 华 老师以亲切的谈话,很快拉近了与学生们的距离。在他与学生的交流中引出“分数”。整个过程自然流畅,让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们都被自然地吸引住了。
二、 解决问题的直观性
分数单位,如何明确、如何求证?如果我们老师光是用口头描述,学生往往不能充分理解。课堂上 华 老师为让学生明白“分数单位”的意思,让学生开展创造单位的活动,并拓展了教学内容,恰当补位,加深了学生对分数单位的理解,不得不让人赞叹 华 老师备课的精心与细致。
三、 问题设计的朴实而又不失新颖性
本节课一开始就亮出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课尾 华 老师在黑板上完成板书,通俗易懂的让学生明白了分数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和怎么做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大多是充当主体讲授,很少能做到如此简练的方式,一下渗透这么多的教学内容。
四、 课堂情感的人文性
长期以来,数学课堂都是严谨、理性、科学的,不像语文课堂对学生情感价值观导向那般的人文化、感性化、多元化。听了 华 老师的这节精彩的观摩课,原来数学课也是可以渗透人文教育,也是可以感人至深,引起深刻共鸣的。
华老师的课,让身为教师的我们不禁思索,只有深入了解教材内容,找到教材重难点,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积累,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能轻松地驾驭课堂,让整个课堂充满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