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我执教了二年级下册《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张校长,史教导和我们二年级组的老师听了我的课,给我提了许多建议和一些课堂中要注意的细节,让我受益匪浅。
本节课教学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的减法笔算和验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以及三位数加三位数(和在1000以内)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安排的。
例题以学生在校图书室借书的实际生活为素材,根据原有的和借出的本数,求剩下的本数,列出算式。在对笔算的探索过程中,借助计数器的演示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算理,在学生知晓算理的情况下,学习列竖式计算。对于验算,教材根据例题中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剩下的本数与借出的本数合起来,应该等于原有的本数”从而探索出“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的验算方法”。
在学习三位数的加法(不进位)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用竖式的方法计算两位数的加减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并没有向学生讲述用竖式的方法进行解答,而是问学生你想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让学生自己说出竖式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顺水推舟式的让学生先自己探索、解决,通过了解,学生在计算时并没有多大的难度,因为本堂课学习的是关于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难度不大,所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对学生来说是种小小的挑战,让学生尝试自己探索的快乐,存在的不足是:本节课减法的竖式计算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掌握,所以在这部分的教学可以少花些时间,我在上面花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做作业的时间不够了;第二,本课学的验算方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虽然学生能表面上的理解,知道用差加减数的方法进行验算,但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学生会验算,可是在写横式的得数时有不少的学生把验算的得数写在上面,看来并没有真正的弄清楚验算与原竖式的关系,这点需要在下一课做进一步的讲解,让学生充分的说算理;第三点本节课重要的算理还是要用小黑板展示出来,从感官上加强记忆。在今后的课堂中会注意老师们说的细节,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