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2日 至16日,浙江杭州华家池校区,继前几天数学千人万课观摩活动之后,语文观摩活动拉开了帷幕。虽已11月中旬,可依然秋阳高照,温暖如阳春三月。会场之中,气氛更为热烈,围绕“生态”展开的课堂教学上午5节,下午5节,晚上还要专家讲座或点评到将近10点,一个大大的逸夫体育馆被来自全国各地大约四千小学语文教师坐满,期间书声不断,掌声不断,各位上课名师专家用他们的智慧展现了一个个“生态课堂”,真是“生命、生本、生态,为幸福人生奠基,唯求三生有幸;文字、文学、文化,谋全面素养提升,构建和谐课堂。”
“物我合一”的课堂,才是最好的课堂。
王崧舟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在本次他一人展示了《与象共舞》的同课异构。一个人,两节课,不同的上法,听完我不禁由衷地赞叹:课,还可以这样设计;课,还可以这样简洁。 王 老师展现了高超的文本处理艺术,对文本大胆取舍,课堂设计与实施简约有效。第一课时与“读”共舞,教学设计指向理解与感悟;第二课时理趣交融,读写共生,对课文价值取向及边界的把握适当、有效。打开一篇课文,就意味着打开一个世界,孩子们在 王 老师的带领下,不再是单纯的学课文,而是在学习语文,在进行更多更生活的语文的学习与精神的对话。“诗意语文”的践行者 王崧舟 老师用他的行动诠释了他的追求。
玫瑰铿锵,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
窦桂梅 老师此次的课堂展示了一本书的教学《我的爸爸叫焦尼》。她选用的是现在流行的一种图书——绘本来作为孩子学习语文的文本。十几页带着简单文字的图书,被扫描到了电脑中,学生边看图片, 边听窦 老师用丰富的语调把他们带入那个灰色的图书世界。课堂上, 窦 老师始终抓住“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让孩子们在简单文字之中感受真情,整个课堂设计简洁流畅,不但感悟真情,也引导学生关注图书的排版设计。心灵丰沛方使爱满课堂, 窦 老师是伟大的践行者。
教课文还是用课文教
这次听课,感受颇深的还是搞清楚了一个基本概念:教课文还是用课文教。其实一直都没有好好思考过这个问题,但看这几天的名家课堂,都可以发现他们的语文课并不仅仅在理解课文,感悟情感,延伸出来的内容还很多。他们是在“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重组教材,激活教材,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志在让学生以眼前的文本为依托,进入语文大世界。
听人几节课,胜读十年书。虽然腰酸背痛眼发花,但此次杭州之行,不管是对自己课堂的处理还是对语文教学方向的把握,都启示很多,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