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学习内容(第9、10期)
一、欣赏
1、好词好句
秋风送爽 风起云涌 瓢泼大雨 雨帘垂挂 云消雾散 云幕低垂
烟雾浩渺 金光万缕 烈日炎炎 云雾缥缈 骄阳似火 雷电交加
飘动的雾,宛如乳白色的轻纱,慢慢的,这轻纱染上朝霞,变成金色的罗帷。
绵绵的秋雨,梳洗着青山,滋润着大地,地面上大大小小的水洼积满了水,他们缓缓地流向小沟大渠,汇聚起今年的深情和来年的希望。
夕阳像一把火,染红了西山的晚霞,湖水也一半是红一半是蓝。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美文 苏珊的帽子
苏珊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可是,当她念一年级的时候,她那小小的身体里竟长了肿瘤,并住院接受了三个月的化学治疗。出院后,她显得更瘦小了,神情也不如往常那样活泼了。更可怕的是,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快掉光了。虽然她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癌症——死神一争高低,她的聪明和好学也足以补上被拉下的课,然而,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在苏珊返校上课前,苏珊 班上的 老师海伦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最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
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三个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了她所熟悉的教室。但是,她站在教师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
可是,使她感到意外的是,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的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普通通,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现在,苏珊常常忘了自己还戴着一顶帽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做事讲究效率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个会抓紧时间,做事讲究效率的人。
元旦那天早上,爸爸带我去买菜。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爸爸忽然对我说:“咱们先到电影院去看看有没有好电影的票吧!”我虽然疑惑不解,但还是跟着他向电影院走去。路上□爸爸向我解释道:“现在刚早上8点,电影院买票的人还不多,咱们就趁这个时候去。要是等买完菜再去,买票的人多了,提着菜又不方便,工作效率不就低了吗?”我这才恍然大悟,爸爸又用这个实例给我讲了“运筹学”,告诉我刚才我讲的那些就是生活中的运筹学。这样,我又接触了一门科学,并对它有了初步认识。
来到菜市场,爸爸排到了买鸡的行列中。他见我没事干,就叫我到别的柜台转转,看看哪个柜台人多,哪个柜台人少。
我在菜市场里东瞅瞅,西看看。当看到顾客们一张张的笑脸和售货员一个个忙碌的样子时,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爸爸让我到各柜台转转,不也是运筹学吗?一来让我看看节日的气氛,为我增加写作素材;二来让我看看各柜台的售货情况,回去告诉他,他好决定再买点什么。嘿,爸爸的运筹学用得真妙!
我转回来,把自己的想法和见到的情况仔仔细细告诉了爸爸。他见我把学到的知识掌握了,满意地笑了。
平日,爸爸下班一回家就开始做饭。他在厨房里来回忙碌着,一会剁肉,一会煮饭,一会炒菜,厨房里传出连续不断的“劈劈啪啪”的声音。不到一个小时饭就做好了。每天晚上,我们都是7点钟准时开饭。我问爸爸:“咱们干嘛非7点钟开饭不可呢?”爸爸回答说:“咱们7点开饭,就能边吃边看新闻联播,新闻联播完了,咱们也差不多吃完了。要是吃早了,看新闻时就空着手,什么也干不成;吃晚了,又耽误你们学习。”
吃完饭,爸爸关了电视,坐在写字台旁边进行紧张的翻译工作。在他的带动下,我和弟弟也拿起书本,开始复习。时间一长,我们也养成了抓紧时间的好习惯。
爸爸工作讲效率是远近闻名的。到我家做客的李阿姨对妈妈说:“到你们家就见老黄里里外外地忙,恨不能一天跑200里,真讲效率,真出活!”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2.按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心里不明白,不理解;困惑。( )
(2)形容忽然醒悟,一下子明白过来了。( )
(3)一个接一个,不间断。( )
3.把文章中概括叙述爸爸讲究效率的句子用“——”画出来。围绕爸爸家效率,文章写了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理解,什么叫运筹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写景作文)
五、课外作业
疏 通
清晨,小街上异常忙碌,人来车往,像畅流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他们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动缓慢了,渐渐停止了。“喂!快走啊!”一个大汉猛按车铃,厉声高喊,“急死人了!”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唉!小街太窄了!“一个中年人长叹了一声。有几个干脆调转车头,绕道而走。
人越聚越多。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老大爷,头发班白,神情安详,嗓音烘亮:“一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须当?快走吧!”他和颜悦色地劝开了厮缠在一起的两个小伙子,站在小街当中高声喊道:“东去的,右边走!前边的,别亭住!快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加快,一会儿,小街又畅道无阻。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1、文中第二自然段有几个错字,请在错字下面画“ ”,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2分)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并选择一个词语造句。(6分)
安详 和颜悦色
造句:
3、给每个自然段加小标题。(3分)
① ② ③
4、本文叙述小街堵塞的句子,请用“ ”画下来。(2分)
5、文章标题(疏通)的含义是 (2分)
6、文章将( )比作小溪,结尾写“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比喻( )。(2分)
7、请写出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即主要内容和你的感受)(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