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学习内容(第3、4期)
一、欣赏
1、好词好句
口若悬河 依依话别 娓娓动听 声如洪钟 倾心交谈 言深意远
津津乐道 语重心长 滔滔不绝 绘声绘色 促膝谈心 头头是道
这老婆婆讲起话来,像长廊檐脚的雨水,滴滴嗒塔,慢慢吞吞,讲个没完。
他生就的是火爆性子,连说话也像爆豆子一样,噼噼啪啪,节奏急促而响亮。
2、美文
《昆虫记》节选 (法布尔)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跳了过去。后者,也就是那只螳螂,立刻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态度,接着,反应十分迅速地做出了一种让人感到特别诧异的姿势,使得那只本来什么也不怕的小蝗虫,此时此刻也充满了恐惧感。螳螂表现出来的这种奇怪的面像,我敢肯定,你从来也没有见到过。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不光是动作奇特,与此同时,它还会发出一种声音。那声音特别像毒蛇喷吐气息时发出的声响。螳螂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全都放置在后足的上面。显然,它已经摆出了一副时刻迎接挑战的姿态。因为,螳螂已经把身体的前半部完全都竖起来了,那对随时准备东挡西杀的前臂也早已张了开来,露出了那种黑白相间的斑点。这样一种姿势,谁能说不是随时备战的姿势呢?
二、背诵
1、古诗 水调歌头·中秋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何似在人间?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活中的小镜头
生活,宛如一部情节曲折的电影,一个个精彩的小镜头,便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我热爱生活,也热爱那一个个小镜头,它们使我受到教育,得到启迪。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那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球鞋的,高跟的,矮跟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了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眼角布满鱼尾纹的眼睛,都各自盯上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能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也显得极小,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想什么,时不时地扶扶那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及去整理那有些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定要把那束刘海儿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上,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声无息地离开了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一、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
粗糙 ________________伏案疾书______________ 启迪:______________ 。
二、用“‖”在文中给短文分段,在下面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填空回答问题。
短文第二段按___________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作者抓住___________ 、__________两组镜头,第三层抓住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这四个镜头。这些镜头都表明来图书馆看书的人 。
五、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看书的情景,描写细致、生动。请你在文中画出有关的重点词语。
六、找出第三节中的比喻句,在下面写下来,并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比喻句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作者没写,你知道吗?想一想,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文章开头、结尾各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片段:跳远)
五、课外作业:背诵名人名言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人心齐,泰山移。 ——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