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塘中心小学一(5)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新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此要求: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焦于“喜欢”和“能读”上。鉴于此,一开学,我就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一学期来,为了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进行客观的调查和了解,具体而真实掌握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情况,了解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程度、阅读面、阅读量、阅读途径、阅读方式和阅读效果;了解学生对课外阅读活动的要求和建议;也为了更好地研究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制定好下学期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此次调查。
二、调查时间:2010年1月
三、调查对象:一(5)班学生
四、调查方法:问卷、学生谈话、家长谈话
五、调查情况分析:
1、从调查情况看,学生坚持课外阅读的占 65%,99%的学生看书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说明小学生受自身心理特点的制约,个性倾向还不够稳定,兴趣易转移而很少专注,好动而缺乏意志。
2、看电视的兴趣浓于看书。有83%的孩子更喜欢看电视。太多的视听媒体代替了孩子的阅读,孩子们的阅读时间被大量的视听媒体占去,阅读量也随之减少。虽然视听媒体对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开阔视野、学习知识有着不容置疑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些并不可取代阅读的作用,因为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人物和情节经过孩子的丰富想象才会变得生动、具体起来。阅读过程其实是一个主动创造的过程。
3、从书籍类型来看,喜欢看童话书和漫画书的小朋友占了75%。低年级的孩子对纯文字的书籍不感兴趣,大多数孩子选购了适合他们年龄阅读的图书,例拼音读物、彩图童话,卡通书等,他们比较喜欢有插图的书籍。
4、从读书的主动性来看,接近一半的孩子是主动阅读,另一半的孩子是因为父母和老师有要求才看,说明部分孩子对读书的好处还不够了解,主动阅读的习惯还有待培养。
5、87.5%的孩子认为不会妨碍学习,反而会提高成绩,说明学生对读书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不够全面。
6、95%的家长都支持孩子多看课外书籍,75%的孩子没有藏书的书柜。
7、读书方法来看,读书时挑有趣的地方读的孩子占了一半,能认认真真从头开始读到尾的孩子占了37.5%,有6%的孩子只是随便翻翻。
8、在“你希望学校开课外阅读指导课,让老师指导你读书吗?”这个问题时,接近90%的孩子希望有老师指导阅读,教给他们课外阅读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
六、相应措施:
1、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孔子曾说过,对于一件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一半。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所以,今后的教学中,要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引导他们投身于课外阅读,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
2、适当指令强化,逐渐增强学生课外阅读意志品质,不断扩大学生阅读量。由调查发现,我班部分学生缺乏课外阅读专注性品质即注意力,能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很少。因此,必须通过逐次增加课外阅读的时间,逐步提高阅读要求的办法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平均每天达到半小时以上。
3、营造学生课外阅读文化氛围。离孩子最近的人,往往给予他们的影响最大。由于农村生活习惯与外来工经济限制,调查发现有75%的家庭没有书柜,学生个人藏书严重不足。加上家长自身素质的局限,绝大部分家庭缺乏阅读习惯,亲子阅读经历极少,不能给学生树立身边的读书榜样。引导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比较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十分有必要。
4、配合课堂教学,加强方法指导。低年级学生的语感差,朗读水平低,理解能力不强,作为语文教师,要当好学生课外阅读的导航员,必须将课内外结合起来,课堂上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方法的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独立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才能得心应手。
5、看电视可以增长知识,但多以消遣为主;读书可以消遣,更让人沉思,如果用心去读就会不断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和写作能力。读书与看电视可以互为补充,互相调节,但绝不能互相代替,更不能以看电视代替读书。如果养成只看电视不读书的习惯,就会变得懒惰而思维迟钝。所以要注意培养孩子有选择地看电视,并控制看电视的时间,养成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
6、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推荐课外读物。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识字少,因而阅读能力相对偏弱。但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富于幻想,所以可以给这个阶段的孩子推荐适合他们读的童话故事、寓言、成语故事、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书籍。同时,还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给他们推荐相关的读物。如当学完一篇课文以后,便可以推荐学生读相关的书籍。每节课前可以抽出3分钟让他们轮流上台讲一讲自己的学习收获。每天的家庭作业,可布置读课外书这门作业。如果发现某个学生读的课外书比较好,及时向大家推荐,让学生们共同吸取优秀知识营养。
7、建好班级图书角,拓宽学生借书渠道。下学期要在本学期的基础上,动员学生多捐图书放入图书角,增加班级图书角的藏书量。同时要加强图书角的管理。
金文娟
2010/1/18
附:
一(5)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汇总表
1、你每天都读课外书吗?( )
(1)每天 (11 人 占26.8%) (2)经常 ( 15人 占36,6 %)
(3)偶尔 (14 人 占34 %)
2、你每次读书时间为( )
(1)十分钟 (8人 占20 %) (2)二十分钟 (15人 占32.5 %)
(3)半小时 (19人 占47.5 %) (4)半小时以上 (1人占0.23 %)
3、看电视与看课外书你更喜欢哪一种?( )
(1)看电视 (14人 占35 %) (2)课外书 (7人 占17.5 %)
(3)都喜欢 (19人占 47.5%)
4、你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籍?( )
(1)童话故事 (19人 占47.5 %) (2)儿歌 (4人占 10%) (3)科普类 (2人 占 5%)
(4)漫画类 (11人 占27.5 %) (5)古诗 (4人占10 %) (6)其它 (0人 占0 %)
5、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
(1)全是文字的 (4人 占10 %) (2)文字为主,配一些图画的 (16人 占40 %) (3)图画为主,只有很少的文字的 (13人 占32.5 %) (4)全是图画的 (6人 占15 %)
6、你读课外书,是因为( )
(1) 自己喜欢 (17人占42.5 %) (2)爸爸妈妈要求自己读 (13人 占32.5 %)
(3)老师的要求 (8人 占20 %)
7、你觉得读课外书有那些益处?( )
(1)扩大知识面 (14人 占35 %) (2)提高学习成绩 (19人占47.5 %)
(3)消磨时间 (1人占 2.5%) (4)好玩 (5人 占12.5 %)
8、你喜欢怎样的读书方式( )
(1)指读 (13人 占32.5 %) (2)默读 (12人 占30 %)
(3)朗读 (17人 占42.5 %) (4)其他 (无)
9、你的爸爸妈妈是否支持你读课外书?( )
(1)支持 (38人 占95 %) (2)不支持 (无)
(3)有时支持有时反对 (2人 占5 %)
10、你认为读课外书会妨碍学习吗?( )
(1)会 (3人占7.5 %) (2)不会 (35人占 87.5%)
(3)说不清 (2人占 5%)
11、你读课外书时,一般( )
(1)认真读 (15人 占37.5 %) (2)挑选有趣的地方读 (19人 占 47.5%)
(3)随便翻翻 (6人 占 15%)
12、你家有书柜吗?( )
(1)有 (10人占25 %) (2)没有 (30人占75 %)
13、你家有书房吗(或专门给你读书做作业的地方)?( )
(1)有 (28人 占70 %) (2)没有 (12人 占 30%)
14、你希望学校开课外阅读指导课,让老师指导你读书吗?( )
(1) 很想 (23人占57.5 %) (2)有点想 (12人 占30 %)
(3)不想 (5人占12.5 %)
15、你愿意在什么场所读课外书?( )
(1)书店 (5人 占 12.5%) (2)教室 (7人 占17.5 %)
(3)图书馆 (7人 占 17.5%) (4)家里 (22人 占55 %)
16、你读的书主要来自( )
(1)买的 (38人 占 95%) (2)从班级图书角借的 (1人占 2.5%)
(3)从爸爸妈妈单位借的 (无) (4)跟同学、小朋友借的 (1人占2.5 %)
(5)其他 (无)
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