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案 (第一课时)
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冯美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挂图、词语卡片、课件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你的家里有谁呀?你们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感到怎么样呢?
2、师:是的,家是一个温暖、幸福、快乐的地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优美的儿童诗——《家》(板书课题:jia家,指名读,齐读)
家,首先要有一间房子来遮风挡雨,过去人们没有电器,只想养头猪,能吃饱。有了这两样,就是一个家了。原来人们就是根据小猪、房子的形象来写家字的。
3、过渡:这么快乐的家里,有些谁呢?
二、 范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大意,学习生词。
1.欣赏诗歌。(回答以上问题)
2.学生自读,教师提出要求。
(1) 借助拼音读准音。(2)注意词语要连读
3.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儿、子轻声,泥、蓝声母,云、是整体音节)
4.去掉拼音,你能读准确吗?
5.把词语放到课文中,小朋友再去读读课文。
6.这首诗歌一共有几行?我请两位小朋友来读。(出示诗歌,指名分句读)猜猜,老师为什么叫他们这样读?
三、 精读感悟,整体感知。
1. 回答以上问题。
2.学习第一句诗歌。出示:“蓝天是白云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1) 指名读。
(2) 你从这句话中找到了哪几个家?(出示挂图看一看)
(3) 看,这些字宝宝找不到家了,谁来帮助它们,把他们送回家?(指名学生把词卡贴到相应的位置)
(4)看图一起说一说它们的家。
A、蓝天是白云的家。
师:(看图)你觉得一朵朵的白云像什么?它们在天空干什么呀?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朗读)
B、树林是小鸟的家。
师:小鸟在树林里干什么?(闭上眼睛想一想,听一听)
(1)在树林里做游戏。师:是呀,多开心呀。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一群小鸟快乐地在天上飞来飞去。
(2)在唱歌。师:他们在唱什么?读出这种快乐。
(3)做窝。师:多温馨呀!读。
师:男生一起读。
C、小河是鱼儿的家。
师:小鱼们在河里干什么呢?
(1)做游戏。
(2)小鱼能离开自己的家吗?师:请小朋友做动作读。
D、泥土是种子的家。
师:种子在泥土里干什么呢?
师:小种子在泥土里茁壮成长呢!谁来读。
(师:地上的小草绿油油的,泥土松软软的,种子在泥土里舒服地成长呢!)
一起再读读第一句话。
过渡:白云、小鸟、鱼儿、种子都有自己的家,我们也有一个共同的家,是什么?
E、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1)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它的名字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师:一起来欣赏祖国的美景。祖国有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有孕育中华五千年的滔滔黄河;有秀丽的桂林山水;有像颗明珠似的上海广播电视塔。
(2)欣赏了美景,你想说什么?
(3)我们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感到怎样?指导朗读。
(4)我们一起来读读。(师带头做动作)
小结:祖国这个大花园中有温暖的阳光,清新的雨露,我们小朋友在这里幸福地成长着,所以,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要(热爱祖国)。让我们大声地对祖国说一声:祖国,我爱您。
(5)指导朗读这一句诗歌。
四、朗读诗歌。
1,齐朗读整首诗。指名朗读。(配乐)
2,配上自创的动作朗读。
五、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师:其实,在我们周围还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它们也都有自己快乐的家,它们的家在哪里呢?
1.播放媒体,看大海、草原、沙漠图,思考,(出示:( )是( )的家)
2.指名创编、评价。
3.总结:小朋友作的诗句真好,一个个都变成了小诗人,你还能编出哪些优美的诗句,可以记下来,给老师看,或者回去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其实这么美的诗还能变成美妙的歌声呢,想听吗?
六、歌曲欣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