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语文组>>文章内容
 
《说勤奋》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08年12月03日     点击次数:      作者:许秋琴     来源:

《说勤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许秋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朗读“勤奋”、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说勤奋》,(读题)  

2、现在我们把“勤奋”放在句中读,谁来读?  

  出示(PPT1):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你读的时候,突出了勤奋,为什么这样读?  

指读,这句话告诉我们?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理想境界   桥梁(图)  

齐读(朗读就要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3、现在把“勤奋”放在这句话中,该怎么读?  

 出示(PPT2):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指读,你强调的是哪一个词语?为什么强调这个词语?  

(分别强调勤奋、一生、只有)读书时就要通过强调词语,表达自己对读书的感受。  

二、感悟勤奋  

1、作者就说这两句话,说一百遍你相信吗?说一千遍呢?那要怎样你才相信?(举例)   

(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2、作者举了谁的例子?(司马光,童第周)怎么不举老师我的例子的?   

小结:我们又学到一点: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3、司马光和童第周实现理想(成功)了吗?书上怎么说的?   

4、他们的成功靠的是什么?(勤奋)从书中找出有关句子画出来。   

A司马光的事例   

1)读课文。   

PPT31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2、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2)感悟第一句:什么叫滚瓜烂熟?他是怎么做到滚瓜烂熟的?(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就是两遍吗?(不知多少遍)——这就是勤奋  

谁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读一读?  

(提示:你强调了“滚瓜烂熟”,读出了司马光背书背得熟练  

你强调了“一直”,是说司马光读书时没有休息  

你强调了“一遍又一遍”是说司马光读书读了许多遍)  

比较他和哥哥、弟弟的不同,从中能比较出什么?(仅仅比较出司马光很勤奋吗?从而知道勤奋是件吃苦的事,许多人都吃不了这个苦)哥哥、弟弟和许多孩子一样以“玩”为乐,司马光想到的读书,以“读书”为乐。(勤奋就是以读书为乐  

3)感悟第二句:司马光的枕头与我们平时用的枕头有什么不同?用这种枕头你习惯吗?为什么?司马光把这种枕头称为——学生说(警枕)。为什么叫它警枕?这里的警应是什么意思?(警戒、提醒)提醒他什么?(时时刻刻都不要浪费时间,要抓紧时间学习和写作)——这就是勤奋 “勤奋”!就是珍惜时间。  

3、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谁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读一读?(你强调“19年”,为什么?)(时间长,19年中有没有休息?勤奋不仅在小时侯、长大后,还要持之以恒。强调“终于”,说编写《资治通鉴》不容易。)  

B童第周的事例   

过渡:刚才我们读了司马光的故事,知道了他的勤奋表现在从小以读书为乐、长大后珍惜时间,而且19年如一日,那么,童第周的勤奋又表现在哪里?  

指读课文第三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讨论:从什么句子,你感受到童第周的勤奋?先读句子,再说你的理解。  

1)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不怕困难、奋发努力)  

2)每天天刚亮……晚上睡觉前,他总是……(起早贪黑)  

引读:  

当西北风在吼叫时,童第周不是躲在被窝里,而是天刚亮……  

当大雪纷飞时,童第周不是被困难吓倒,而是天刚亮……  

从这两句,你感受到童第周的(顽强的意志)  

 3)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讲究方法)  

 4)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长时间的努力)  

 5)后来他远渡重洋……(留学时不怕困难、勇于尝试)  

正如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拙”在文中指童第周的什么?“勤”就是说童第周在学习成绩差面前……“勤”就是说他每天天刚亮……晚上睡觉前……“勤”就是说他还十分注意……“勤”就是说他在比利时留学时勇于尝试,完成了……所以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师:童第周在解放以后,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同时,还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 即使到了晚年,他和美国教授合作研究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他创造性的成绩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所以读“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读出四个字,是什么?(起早贪黑)——同样这也是勤奋   

C、比较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
   想一想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你发现勤奋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珍惜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我们再来比较二三两个自然段的开头:  

PPT4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了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的?有以下三点  

  (1)一个是古代,一个是现代,古今中外,哪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不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2)司马光从小聪慧,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3)不管你是聪明也好,笨也好,只要努力,都能成功。  

    不管你是聪明也好,笨也好,要想获得成功,都要靠勤奋。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也只有靠勤奋二字,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勤奋的优良传统,也留下了许许多多家喻户晓的勤奋成才的感人故事,你知道哪些?(头悬梁、锥刺骨,像凿壁偷光,像闻鸡起舞,像囊萤映雪……)  

PPT5名人名言:
   数学家华罗庚说: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成功==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九的勤奋  

   

    默读全文,想一想,读到这儿,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对同学说什么?对司马光、童第周说什么?拿出自己的笔用简洁的语言写写自己心中的感受。  

   

7、总结:   

是啊,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也只有靠勤奋二字,我们中华民族古来就有勤劳的优良传统,也留下了许许多多家喻户晓的勤奋成才的感人故事,像头悬梁、锥刺骨,像凿壁偷光,像闻鸡起舞,像囊萤映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勤奋会拉长我们的生命,会让我们短暂的生命变得有价值、有光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