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围绕“厄运”,体会一写〈国榷〉的艰辛历程。
1、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谈迁打不挎的信念是什么呢?什么叫厄运?文中又指什么呢?
3、仅仅是几卷书稿而已嘛,如何称得上厄运二字?
4、这究竟是怎样的书稿呀,请从文中找出语句读一读。
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国榷〉”
(1) 好好读读这句话,你有怎样感受?
(20多年——时间很长,6次——联系我们自己写文章,谈迁著书的严谨认真,50多岁——耗费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年龄大,500多万字——我们要求写多少字)
(2) 从这一组组数据中,我们已经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编写〈国榷〉的来之不易啊,能读出其中的艰辛吗?
指名读
(3) 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字,这仅仅是几组枯燥的数据吗?不是了,此时的数字都充满了生命了。让我们带着感受,读出有生命的数字吧!
齐读
(4) 还有哪些地方你同样感受到原稿的来之不易呢?
出示:“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一百多里路。”
(“一点”是多少,也许是就一段话,也许只有几句话,可他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呀?“一百多里路”有多远,“我们这里到常州市里大概20多里路,我们乘汽车也差不多要1小时,而他却是用走路)
(“竟带着干粮”,路途这样遥远,却只能带着干粮上路,如果这是个寒风凛冽的早晨呢?如果这是个大雪纷飞的傍晚呢?)
(“四处抄书”在抄书的过程中,会一帆风顺吗?也许会遭到拒绝,也许会遭到白眼,也许还会遭到侮辱,但为了写书,他只能委曲求全)
这句话会读好了吗?想着我们刚才的交流,你一定能出这句话文字背后的内容情感的。
(5)著书的艰辛,又岂是这几句话所能概括的,其中的不堪屈辱,生活的贫困又岂是我们能想到的。所以当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著成时,我们都会为他高兴,如果你是他的亲人朋友,邻居,你会对谈迁说些什么?谈迁心中的激动是可想而知呀!
(恩,今日老夫/老伯我可以好好睡个安稳觉了。恩,今日老夫定要到酒家去赊二两酒来,把酒当歌啊)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国榷》被偷后的悲伤与坚强。
1、 教师叙述: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的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见他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2、同学们,小偷偷走的仅仅是一箱书稿吗?他实际上偷走了什么?
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间什么都没有了,这真是:
二十余载成巨制,
一夕之间化云烟。 (板书,齐读)
3、二十多年的心血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种灾难,这种打击对年近六旬,体弱多病的谈迁来说真是(你能想到哪些词语?)————痛不欲生、灭顶之灾,青天霹雳、飞来横祸,厄运
4、你从哪里读出厄运带给谈迁很大的打击?
(1) 出示:“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多媒体显示)
(2) 他的心情怎样,(极其痛苦,甚至是绝望啊)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3) 茶不思,思什么?什么叫夜难安寝?是啊,他夜难安寝,辗转反侧,又在想什么呢?
(想《国榷》,想编《国榷》时的艰辛
为了《国榷》,我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熬成了风烛残年的老人
为了《国榷》,我虽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家中却始终家徒四壁啊
为了《国榷》,我抄一点史料,常常还要走一百多里路。
(4) 想着想着,谈迁不禁老泪纵横!
(5)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种打击太致命了,难怪当时的谈迁老泪纵横,仰天长叹: “噫,吾力殚矣!”(指名读。)你想,一个能坚持20多年写作,无比坚强的老人也发出这样的长叹,打击可想而知啊,再读这一句话好好体会。
7、谈迁在寝食难安,以泪洗面的日子中消沉了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读)
8、是的,谈迁很快就挣脱痛苦,当时的他对自己说——(点击出示:吾手尚在,宁遂已乎!)(指名读)我的手还在,难道就这样算了吗?所以,在当时(一起读)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撰写这部史书。
9、引导学生交流:是什么让谈迁很快从厄运中挣脱了出来?(再读谈迁的信念)
10、描述导读:一个人有了真正坚定的信念是不容易被打垮的。谈迁的信念就是——,经历了20多年风雨洗礼的信念是更不可能轻易放弃的。带着崇敬的心情我们一起再来读。
(3)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品悟谈迁二写〈国榷〉的艰辛以及他的不垮之志。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从头再来,这是一句简单的话,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没有百折不回的信念,20多年的心血,500多万字的巨著,何以从头再来?同学们让我们把心沉下去,快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走近这50多岁体弱多病的老人,去看看他是如何从头编写这部史书的。边读边画出(用“——”)能够打动你心灵的词语,并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写关键词语即可)
(前面同学们学得都非常的投入,我们就是要用双眼去读文字,用心去感受文字背后的内容和情感)
2、 老师读了这一段以后,也找出了这三组词语,出示:
四处寻访 搜集考察
一袭破衫 终日奔波
面对孤灯 奋笔疾书
A、读一读,选择其中一组谈谈感受。
(四处寻访,搜集考察——去了很多地方,找了好多资料;一袭破衫,终日奔波——整天在外,受尽了各种苦,衣服都又破又脏的;面对孤灯,奋笔疾书——时间不多,抓紧时间写书)
B、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来读,相信你们的感受会更深刻。点击出示句子,齐读感受: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C、指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D、老师这里有一些填空,请同学们一边填上合适的词句,一边根据情景想象画面,感受谈迁的坚强。
出示情景,想象画面,填空,朗读。
3、过渡:“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再多的困难都压不倒谈迁,再大的厄运都打不垮谈迁,终于,经过几年的奋斗,新的〈国榷〉诞生了。
(1)引读:“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名垂青史。”大家想看看国榷到底是怎样的吗?媒体出示。
(2)一部国榷,让谈迁名垂青史,什么叫“名垂青史”,谈迁为什么会明垂青史的?
4、小结:是的,正是因为谈迁有了坚定不移的意志,他才从厄运中走来而明垂青史的。这真是 厄运不改男儿志 (板书)
拨开云雾见青天
5、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朗诵这首赞美谈迁的小诗吧!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升华认识和情感
1、 谈迁的故事学完了,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永恒的,作者蒋永光在写这篇文章时,非常的感动,发自肺腑地说道: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绝望之云。”
2、同学们,有首歌是这样唱的。。。。(放歌曲《从头再来》)伴随着歌声,大家肯定会想到很多,你想说什么呢?可以对谈迁说,可以对自己说,也可以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说)
4、让我们再次深深地读这句朴素的话语,让他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把他永远地记在心中。
五、推荐阅读、布置作业
1、如果你想更进一步了解谈迁,课后可以去读读《谈迁传》这本书,相信对你的人生会有所启示。
2、老师送给大家一些关于“信念”的名言,请你回家后或者精选两三条抄一抄、背一背,或者写下这些名言对你的感触,或者用上其中的一句名言结合今天学的课文具体开来赞一赞我们的史学家谈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