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新闻中心>>学校动态>>文章内容
 
参加“教海领航•武进”活动有感
发布日期:2009年06月13日     点击次数:      作者:大海     来源:

参加“教海领航·武进”活动有感  

张海运  

 613 ,周六。上午因为学校有事没有前往听课,下午在办公室整理“健康促进学校”工作要点,等发现时间已2点时才幡然醒悟,真是紧急事和重要事都不知妥善安排了。于是急冲冲赶往湖塘,搭上了非常有收获的“末班车”。  

上午,“教海领航”活动从课堂教学出发。这其实也是“教海探航”的一贯宗旨:论文写作从教学实践出发,是对教学问题的思辨和教学本质的探寻,是理念指引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的展现,是实践基础上的“感悟”对其它实践的指引(呵呵,有点语无伦次,改动后通顺了许多)。因此课堂是探航的场所,是深不可测的海,是所有文字的源头。况且组织同课异构,更想体现教学的目标多元,途径多样,风格迥异。更能激发参与者的思考和交流激情。  

下午的课后反思我也没有赶上,只是在回来的路上听 周小苏 老师说起,她觉得王岚(湖中心主任)和周卫东(省特级,连续五届探航一等奖,绝对老船长)的课后反思颇有对抗性。周特还分析道:“要看常态课,多琢磨王岚的课;要上研究课,多琢磨我的课”。这绝对“标榜”了自己那堂课的探索、研究价值。试想,没有对课的深入钻研,没有对常态课堂的观察分析,没有对课的重新定位设计,周特他敢这样说话吗?这绝对是底气十足的自然流露。我说,这就是争鸣,大家不在乎谁对谁错,只在乎谁把握得准,谁知道地多,谁设计得有创意。争鸣当然激烈,在学术面前吞吞吐吐考虑面子的人是对大多数人的不负责,当然他可能成为优秀的“政客”。  

我有幸赶上的只是论文写作指导。前排坐着特级教师和编辑部专家,五位老师简要解读了自己的论文,专家分工进行点评。点评专家把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框架,从选题的价值,问题的客观性,教学实践的创新性等角度做了评点。我感觉他们的视野非常开阔,一眼就能看出是新问题还是老问题,有没有时代气息;他们对这类问题的存在状况非常清楚,是否如文章作者所分析的那样,他们看得更全面;他们对作者的教学实践的创新程度也非常清楚,某一个教学内容,最新的设计是怎样的他们十分清楚,所以他们眼中的好文章自然就非常之少了。  

正标题要有诗意但又不失数学特点,副标题要指向清楚大小适宜;对当下问题的分析不能故意说得又老又丑,应该准确;对问题存在的分析要有理有据,是价值追求偏差的、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是对理念缺乏实践认知的、还是没有理念支撑的,是传统遗留的、还是课改中新出现的,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等等,既不能无病呻吟、夸大其词,也不能轻描淡写、熟视无睹;教学实践的创新首先在于自己的设计,普遍的做法了然于心,改变的信念变成行动,从自己的课堂开始。当然,创新也取决于自己的视野,周围的教学活动,有什么新的内容,新的做法,视野决定自己站的高度,创新当然跟高度有关。  

最后周特做的总结颇令人深思:你选择的主题鲜活吗?你的资料翔实吗?你的文章新颖吗?你为文章付出了多少?的确,好文章首先是做出来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阅读和搜索,更离不开准确而富有力量的表达。  

半天中的两个小时,收获颇多,特与大家一起分享。  

 2009-6-13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