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业精神照亮牛小
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吕荣法
有一种精神叫职业精神。具体表现在执着的敬业精神、高度的责任感、重诚信守信用。
一、 执着的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表现为对自己工作忘我的投入。有两种具有敬业精神的人是值得赞美的。一种是热爱自己工作的人,把工作与自己的生命维系在一起,超越了一般意义职业概念,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另一种是具有崇高精神的人,他们超越常人,做出了常人无法企及的成绩。同样,有两种人的表现是低于职业精神境界的:一类人表面是敬业的,但他们的敬业是做给别人看的,尤其是做给领导看的。一旦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和赏识,便立即消逝了几乎所有热情。还有一类人是表面上都不敬业的人,他们的工作哲学是一个字“混”,他们的心灵是灰色的,他们有千条万条“混”的理由,每一条说起来都振振有词。他们不仅自己“混”见到别人努力工作,还会冷嘲热讽。这两类人的病症,根源其实不在于他们是否崇高,而在于我们长期要求每个普通人都崇高。常人做不到,于是要么假崇高,要么横下来做了“无赖”。
其实敬业并不那么难。敬业不是为别人,恰恰是常人为自己,为自己的尊严和脸面,这个脸面就是职业良知。“良知”,使我们自己的工作对得起自己。
因此,具备敬业精神的教师有两个特点:一是不需要人去管的,职业习惯驱使自己尽职做好工作。二是每天上班就像上了发条,不是别人给他上发条,而是自己给自己上的,职业精神鞭策自己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管理好每一个班级。在这两类人身上我们看不到一丝倦怠与懒散,看到的只是他们急促的脚步、专注的神情和富有神采的眼睛。
二、 高度的责任感
比尔·盖茨曾说:如果你有很强的责任感,能够接受别人不愿意接受的工作,并且从中体会出辛劳和乐趣,那你就能够克服困难,达到别人无法达到的境界,并得到回报。
有两种人是绝对不能做到的。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做,否则决不主动做事的人。第二种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的人。只有那些勇于负责,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地做事,而且从不半路而废的人。这种人是把对责任的坚守作为工作的准则。
所以,什么叫负责?负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付出代价。一些明显的教育失职行为必须要被追究。比如未采取措施确保学生安全、班级管理松懈无序,未履行看护责任、不明原因不在场等等。我们工作中的不作为是缺乏职业精神和责任的具体表现。有责任感的人会以虔诚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和工作。他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尽力做到一丝不苟。因为他知道如果不能完全履行工作职责,一旦发生事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三、 注重诚信
什么是诚信?心、口、手一致。也就是当你说的话就是你心中想的事,而你所做的又与你说的一样。即说你所做的事,做你所说的话。说的,想的,做的三者统一,那么你就是一个诚信的人。市场经济讲诚信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人与人间讲诚信,可以使人际关系更简捷,单位里讲诚信,可以增加信任感、提高工作效率。教师职业的特性决定了教师应该成为诚信的化身。
然而,当今社会上人们可能更习惯于人云亦云,嘴上说一套,可做的是另一套,这种遗风今天依然盛行于学校内。
比如说,我们都说要搞素质教育,都这样写这样说,却偏偏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发自内心,按照这个理念坚持不懈去做的呢?教育的诚信度不够将使整个教育蒙羞。
又比如说,学校在讨论办学理念、讨论规章制度时,问到你有何意见,你说很好,不错。而一转身你又窃窃私语,这个不好,那个不行,那简直是人格问题了。一个有诚信的教师,他对学校的一切规章条文都视作与自己相关,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哪些权利应得到保障。他会积极地参与意见,据理力争,以免日后自己利益受损,而一旦条文通过,执行时绝对不折不扣。
总之,执着的敬业精神、高度的责任感,注重诚信和信用的品格,共同构成了一种教师的职业精神,具备这种精神的人必定光彩照人,意气风发。愿职业精神照亮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