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的幸福
短短4天的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结束了,这段充实而又紧张地学习,让我心中充满着幸福感,为自己有幸聆听了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的报告和讲座,感到无比庆幸。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带给我的困惑,仿佛在这些天的学习中一下子都找到了答案,寻到了新的突破口。
这些专家老师要么是和我们一样奋斗在一线,靠实实在在积累摸索出丰富班级管理经验的优秀教师;要么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具备高屋建瓴式引领的教育研究专家。他们的讲座让人有时豁然开朗,有时会心一笑,有时自叹不如。高密度地听讲,我并不觉得枯燥,也不觉得困倦,这自有讲者娓娓道来、声情并茂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是被他们与学生间浓浓的情感所感动,心间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教坛常青树李镇西
李镇西: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现任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虽然李校长工作非常忙碌,但他始终坚持当一名班主任,坚持给孩子们的未来留下充满人性的温馨记忆,他觉得做一名班主任非常的幸福。听了他的报告《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我深有感悟:一个教师是否优秀并不重要,一个教师是否卓越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是否幸福。“优秀”与否是别人的评价,“幸福”与否是自己的感觉,作为一名老师要赢得幸福首先要赢得孩子们的心。是啊,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刻都不会忘记自己也曾经也是个孩子,而很多时候,我们都忘记这点,总以成人的角度,成人的眼光,成人的思维去看待孩子,去苛求孩子,不能真正的理解孩子,体谅孩子。这样我们怎能走进孩子们的心里,成为他们真正信任的朋友。
文学功底深厚,语言幽默风趣,永不言弃的陈宇
陈宇:江苏省《万家灯火》主讲人,南京市优秀班主任,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沙龙“随园夜话”主持人,《班主任》杂志特约专栏主持人,“老板老班”博客博主。全国著名“问题学生”教育研究专家。
11月15日 我有幸聆听了陈宇老师的专场报告——《寻求直达心灵的教育》,深受启迪。陈老师作为一名草根教师,近二十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并且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能够有今天的成就确实不易。陈老师所教学生极为特殊,他们是一群没有考进高中,走艺术特长路线的孩子。他们没有人生目标,没有求知欲,没有上进心,浑浑噩噩混日子,是让所有老师都害怕的学生。陈老师凭自己的爱心与魅力征服了这群孩子。接班来,陈老师降低身价,放低姿态,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间,每天陪伴学生学习,主动和学生交朋友,和学生同呼吸,共命运。陈老师硬是做到了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不间断地去跟一个个顽固不化、不求上进的学生谈话,聊天,谈心,直至让铁树开花。陈老师觉得他是天底下最幸福的老师。我在敬佩他的爱心、恒心的之余,深深地被他的智慧所折服。
陈老师无疑是一个敢于创新的老师。对于网络,对于先进的通讯工具,很多学校很多老师都视之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不允许学生带手机,不允许学生上网。一看到学生出去上网就如临大敌。但陈老师却敢为天下先,巧妙地利用网络,让它成为老师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桥梁。在网络上他为六班建立博客,每天记录下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正是网络,把陈老师推到了前台,让我们领略到了草根老师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网络,成就了陈老师,也给我们大家上了很好的一课——疏通比压制更有效。
教育是一门艺术。每一种艺术达到最高境界的时候都蕴含着某种禅意。陈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就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他的嬉笑怒骂无一不是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一切都恰如其分。他说:教育是需要等待的。等待一个恰切的时机;他说:再好的教育方法只能用一次;他说:教师要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场合,做恰当的事情;他说:自己跟六班一样,都像班里的那株植物,在恶劣的环境中,仍然能够顽强地挣扎生存下来;他说:自己的座右铭是老苏的那句话,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
哎,这里面的禅意,终不是我这等俗人所能悟透的。深深景仰之余,我也向往老班那幸福的教育生涯。
回到学校,看到孩子们真诚的笑脸,惊喜的眼神,忽然觉得幸福就在我的身边,是我以前忽略了。我想从今天起,我将牢牢地把握这份幸福,努力给孩子们的小学生活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
刘莺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