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的心理与生理发育特点决定了他(她)们早期的学习是跳跃性的,他(她)们追求好玩与多变的事物,硬性的灌输与重复都会让他(她)们本能抵触。所以,家长需要有持续不断的趣味性输入,来保证学习所必须的持续性与重复率!就好像我们在英语启蒙阶段会为孩子提供不同题材、不同种类的绘本、故事、音频与视频资料穿插进行一样,数学启蒙同样需要依靠多样化的、各有侧重的优质资源来推进,方可事半功倍!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适合低年龄段孩子的好书——《我的第一套数学启蒙游戏书》,这套书是从韩国引进的,著名的数学家李毓佩教授曾如此胜赞这套书:可以说这是一套多功能数理思维训练书。它的设计是很人性化的,无论是画面的丰富性、游戏内容的多元性,还是内容含量的进阶性,都是在对学前孩子的智能水平的研究上进行的。所以,这套书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娱乐性、知识性四大特征。
对于低幼童而言,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但是将其变化为场景中的人或物,好像一下子就能豁然开朗了!这点相信爸爸妈妈们都深有体会!此外,以场景为基础,利用书籍自带的贴纸以及小工具让孩子动手操作,其实就是在运用新加坡数学的CAP教学法,帮助学龄前孩子在图形图像与抽象数字概念之间建立关联,直接提升孩子在学龄阶段的学习效率。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这套好玩的游戏书:
一、利用趣味感的生活情境,培养生活中的数字感知
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所以说,要先培养数感,而这离不开实践活动。
从这个角度上说,《我的第一套数学启蒙游戏书》实际上为孩子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熟悉且有趣的场景,同时利用贴纸、各种小工具激发孩子动手实践操作的欲望,进而推动孩子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究与思考,从而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中积累数感!
二、游戏中落实CAP教学法,从具象到抽象的完美过渡
说完数感的培养,再看看数学启蒙中的第二难点: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度。这对于小朋友而言,可以说是理解力上一个质的飞跃,难度可想而知!
对于家长而言,抽象思维和数感一样,是无法单纯靠讲解来让孩子理解的。常爸最为推崇的新加坡数学采用的就是CPA教学法来帮助孩子建造具象与抽象之间的桥梁。《我的第一套数学启蒙游戏书》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
孩子数感的形成是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家长以及老师在长期的生活与教学中为小朋友创造应用“数”的机会。
三、助力幼小衔接数字准备,深入体会各种数学逻辑关系
虽然是游戏书,但《我的第一套数学启蒙游戏书》是有明确的体系架构与目标导向的,也就是说,让孩子切切实实地在玩中学。
现在爸爸妈妈都了解,数学不仅仅是解题、刷题、背公式,它是综合了孩子的学习力、应用力、思考力和创造力的一个整合应用过程。
家长都了解数学概念其实贯彻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孩子的数学学习也不要仅仅停留在刷题与学校课本上,给孩子多样化的启迪,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将课本上的文字概念应用于生活,有意识地用数学思维去引导孩子思考,才是为孩子进行数学启蒙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