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终极目标是培养孩子爱的能力
1、引导孩子学会关心
爱是关心,培养孩子爱的能力,首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关心是指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关心,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对生命的积极关心,对自我的关心,对他人的关心,对周围环境的关心。继而在关心的活动中去真正实践自身关心他人的能力。
2、引导孩子学会了解
爱是了解,培养孩子爱的能力,要引导孩子学会了解。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要爱一个人,就必须先了解这个人。十六世纪瑞士著名的医学家、思想家帕拉塞萨斯指出:“一无所知的人也就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也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了解可以通过直接的交往、对话与交流,还有日常生活的观察。
3、引导孩子学会尊重
爱是尊重,培养孩子爱的能力,就要引导孩子学会尊重。弗洛姆认为,尊重是指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应该顺其自身规律和意愿,尊重意味着没有剥削,让被爱的人为自己的目的去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为了服务于我。尊重别人就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孩子首先要学会自尊,自尊是尊重他人的基础,只有学会自尊才懂得尊重父母,尊重同伴,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4、引导孩子学会负责
爱是责任,培养孩子爱的能力,要引导孩子学会负责。责任不是外部强加给个人的职责,而应该是自愿从其内在发出的行为,是对他人表达或没有表达的需要的反应。“负责任”意指有能力并准备着“反应”。引导孩子学会负责,就是要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同时也要为他人,为社会负责。爱的这四个要素是紧密相联的。只有关心,才能了解,只有了解了,才能对别人很好的尊重,而责任若没有了解作为向导便是盲目的。